冷战时期香港电懋影片的“另类改编”与重拍

冷战时期香港电懋影片的“另类改编”与重拍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726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1950—1960年代,香港称为华语电影的制作中心,电影懋业(简称电懋)是当时香港地位举足轻重的电影制作公司。而经过考察可知,香港之所以能以较为匮乏的资本与人才,制作如此多的影片,是因为较多地采用了“另类改编”与模仿、重拍等手段,在版权法尚未严格制定及执行的年代,这也是较为常见的创作方式。本书便围绕这一现象,集中选取了六部有代表性的电懋影片作为案例,分析其改编行为与深藏的文化隐喻。

麥欣恩,哲学博士,电影编剧,影评人,小说作者。曾从徐克习编剧,亦曾在香港多间大专院校及在韩国任教,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助理教授。文艺创作包括长篇小说《梦黑匣》,电影剧本《三条窄路》、《末日派对》等。

作品目录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