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是一组五言诗。作者为谁不得而知,年代也遥不可知,学者推测大约创作于东汉末年。这十九首古诗,质朴自然,平淡浅近,可谓是最古的五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古诗十九首能流传千古,被后人推崇,究其原因,是它能道出人所共有之情。情人之间的离愁别绪,士子的失意之情,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人人都有这种情感,人人心中都有诗,然而大多人有情却不能言,或能言而言不尽,古诗十九首却把这些感情说到了极致。
一九四一年朱自清在《国文月刊》设置诗文选读一栏,他选择了《古诗十九首》作为对象,把对诗歌典故的注解考证与鉴赏批评结合在一起,融学术性与通俗性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诗歌鉴赏风格。虽然只连载了九篇,分析了九首诗,但仍然成为古诗十九首研究史上的一个经典文本。本书的赏析部分就采用朱自清的诠释和讲解,另外十首附上原文及《文选》李善注。
李善(630年—689年),鄂州江夏人。唐朝著名学者,《文选》学奠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君子风韵。颇有雅行,学贯古今,人称书簏。起家秘书郎,出为泾城县令。交接周国公贺兰敏之,拜崇贤馆直学士,兼任潞王(李贤)参军、沛王(李贤)侍读,得罪流放姚州。著有《文选注》《汉书辨惑》。
朱自清(1898年—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用墨明洁隽朗,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