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你的最优工作节奏

如何打造你的最优工作节奏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6.166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为什么你一直很专注,却还是做不好工作?

为什么你一做事就分心,一思考就走神?

为什么努力进行时间管理,却搞得自己精疲力尽?

为什么用到创意的时候就跳不出惯性思维的怪圈?

为什么处理手头的工作时,拿起这个就忘了那个?

为什么你对自己的工作既热爱又痛恨?

……

工作中90%的问题,都是因为你没有建立科学的工作节奏。哈佛大学脑科学家通过近20年的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利用大脑的认知天性,建立科学工作节奏,才能高效、高质、有创意地工作,才能更快地做出成绩!

那些无法做到专注的人,是无能的人;那些一味追求专注的人,是平庸的人;只有那些懂得管理工作节奏,能够在高度的精力集中和有意的走神之间随意切换的人,才是优秀的人!斯里尼认为,一味地追求聚焦会不断地消耗大脑的能量,让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让我们只专注于当下而忽视未来的机会,也让我们无法看到不同事物和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在本书中,皮利教授以前沿的脑科学研究和在世界各大知名企业的培训经验为依据,讲述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让大脑保持活跃,建立正确的工作节奏,以更高效、高质的工作并且不会感到身心疲惫。

斯里尼·皮利(Srini Pillay),知名脑科学家。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助理教授,在哈佛大学独立精神疾病医院麦克莱恩医院(McLean Hospital)工作了近20年,主要研究大脑和精神疾病。皮利曾参与哈佛大学开发一种应对精力枯竭的心态转变模型的项目,与来自谷歌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合作研究如何减少焦虑。全球知名企业认证的领导力发展专家和高管培训师。皮利为众多全球知名公司提供优质的领导力开发课程,为美国国防部等组织的领导人进行培训。此外,他还在哈佛商学院教授高管教育课程。知名作家、演讲者。皮利的语言能力很强,能将晦涩难懂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普通大众能看懂的内容。他经常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福克斯电视台、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等的采访。他的《解锁生命:克服恐惧的七堂革命性课程》(Life Unlocked: 7 Revolutionary Lessons to Overcome Fear)一书还获得了“书让生活更美好奖”(Books for a Better Life),这标志着皮利在脑科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企业家。皮利是神经商业集团(NeuroBusiness Group)的CEO。

作品目录

  1. 测一测 如何建立恰当的工作节奏?
  2. 引言 建立科学的工作节奏,不做低效率的勤奋者
  3. 第一部分 为什么需要科学的工作节奏
  4. 第1章 找到自己的认知节奏,才能轻松又高效地工作
  5. 聚焦网络VS.散焦网络
  6. 哪些因素会破坏你专属的认知节奏
  7. 7个方法,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8. 2个方法,建立正确的工作节奏
  9. 小结:方法整合,行为升级
  10. 第二部分 如何打造最优工作节奏
  11. 第2章 在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间切换,成功召唤创意
  12. 具象是创造力的毒药
  13. 有效地浅尝辄止,进入开放体验
  14. 让自己走走神,做做白日梦
  15. 偶尔打个盹儿
  16. 小结:方法整合,行为升级
  17. 第3章 在叉子式学习和勺子式学习间切换,让你快速学习
  18. 从叉子式学习转换为勺子式学习
  19. 相信你天生的创造力
  20. 敢于犯错,不追求即刻的完美
  21. “拔枪”要快,内心要坚定
  22. 重置大脑触底反弹能力的5个步骤
  23. 小结:方法整合,行为升级
  24. 第4章 在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间切换,学会多任务处理
  25. 只有大脑放松,才能一心多用
  26. 召唤沉默的伙伴——无意识
  27. 减少大脑的瓶颈
  28. 根据局部反馈进行微调
  29. 寻求不同任务间的联系
  30. 过滤干扰,消除打断
  31. 小结:方法整合,行为升级
  32. 第5章 在聚焦心态和可能性心态间切换,快速摆脱困局
  33. 从聚焦心态到可能性心态
  34. 依靠信念坚持下去
  35. 认知五十度灰
  36. 理解自己的精神角落
  37. 把生活的酸柠檬酿成柠檬水
  38. 小结:方法整合,行为升级
  39. 第6章 在青蛙视角和鹰眼视角间切换,培养精英思维
  40. 你的双面自我:对矛盾加以管理
  41. 目的感,帮你找到理性的自我
  42. 记忆总会扭曲,所以尽情“修改”它吧
  43. 未来取决于个人认知
  44. 追求专注,是通往平庸的方程式
  45. 用想象为大脑“热身”
  46. 青蛙视角VS.鹰眼视角
  47. 超验觉知:避开精神杂音的误导
  48. 小结:方法整合,行为升级
  49. 结语 散焦宣言
  50. 如果不能原谅失败,就不要尝试
  51. 相信自己拥有选择的自由
  52. 接受模糊逻辑和部分真实
  53. 拥抱复杂性,别让聚焦拖后腿
  54. 相信直觉,敢于飞跃
  55. 利用散焦,看到身处的物联网世界
  56. 取代进化
  57. 译者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