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其他国家的教师普遍受人尊重。在韩国,人们把教师称为“立国者”。在芬兰,男人和女人都把教师放到配偶最理想职业的前三名。然而美国有句老话——“无能者才会教别人”,这反映出美国人对于教育工作者居高临下的态度。要了解美国人对教师的看法,就必须了解美国教育的历史:对公共教育抱有过高期望,将其视为英才教育,但同时又不愿大力投资其中涉及的公共组织、教师和学校。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也许与美国人对教师的看法有一定关系。谁应该在公立学校中担任教职;应该教什么内容;如何教育、培训、雇用教师;如何支付教师薪酬;怎样评价和解雇教师:美国人为所有这些问题争论了两个世纪,但是基本上还未能达成共识。本书回顾了175年的美国教育史,从过往经验中找到了美国当前公共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的根源。
达娜·戈德斯坦(Dana Goldstein),记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全国通讯作者,为《大西洋月刊》等多家杂志供稿。荣获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的伯纳德·L·施瓦茨(Bernard L.Schwartz)项目奖金和国家研究所(Nation Institute)的海鹦基金会(Puffin Foundation)写作项目奖金。两次入围利文斯顿大奖(Livingston Awards)35岁以下杰出青年记者最终名单。
作品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传道者教师” 公立学校运动与美国教职女性化
第二章 “强压的怒火” 对美国教育的女性主义挑战
第三章 “不逃避,不退缩” 黑人教师与美国内战后的种族提升
第四章 “当说客的女教书匠” 教师工会的诞生及进步主义教学法与教育效率之争
第五章 “疯狂的调查” 战争期间的“猎巫”运动和工会主义的社会运动
第六章 “唯一有效的贫困护照” 伟大社会教师的远大前程
第七章 “我们都变成了激进分子” 社区控制时代下工会教师对抗黑人权利
第八章 “失望透顶” 教师问责制如何取代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和地方控制制度
第九章 “可量化的大目标” 数据驱动的千禧年教育愿景
第十章 “用我所知” 授予教师改革教育的权利
结语 以史为鉴
致谢
参考书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