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作品简介
关于现代音乐的是非从未消失。在毕加索和波洛克的画作售价过亿的时候,自斯特拉文斯基的《春祭》以降,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仍在向听众传递不安的涟漪。现代音乐无处不在。先锋之声在好莱坞的惊悚电影配乐中大行其道,从地下丝绒乐队开始,极简主义对摇滚、流行和舞蹈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纽约客》的杰出音乐评论家亚历克斯·罗斯照亮了这个秘密的世界,并展示了它如何弥漫于20世纪生活的每个角落。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
作者:
亚历克斯·罗斯(Alex Ross),199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6年起为《纽约时报》撰写乐评,著有《余下只有噪音》(The Rest Is Noise,2007)和《倾听》(Listen to This,2010)。《余下只有噪音》荣获2007年美国国家评论奖、《卫报》优秀图书奖,当选《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年度十佳和《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并入围普利策奖决选名单。罗斯获颁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艺术与文学奖,以及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曼哈顿音乐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译者:
郭建英,1953年8月生于北京。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现居美国旧金山湾区。除在信息产业从事研发、管理工作外,长年对音乐艺术与其他人文领域持有深厚兴趣,受教于多位音乐家、诗人、哲学家。曾与其他译者合作翻译出版《瓦格纳与哲学》。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卷] 1900—1933
1 黄金时代:施特劳斯、马勒、世纪末
理查德一世和理查德三世
“那就是马勒”
新大陆
2 浮士德博士:勋伯格、德彪西、无调性
1900年代的维也纳
1900年代的巴黎
勋伯格
丑闻
无调性
弟子们
《沃采克》
3 大地之舞:《春祭》、民风、爵士热
寻找真实:雅纳切克、巴托克、拉威尔
斯特拉文斯基与《春祭》
战争
六人团与爵士热
风格的是非之争
4 无形无体:从艾夫斯到艾灵顿的美国作曲家
威尔·马里昂·库克
查尔斯·艾夫斯
爵士乐时代
格什温
公爵
5 林中幽灵:西贝柳斯的孤独
6 罗网之城:20年代的柏林
教育部
实用音乐
时事歌剧
姿态音乐
《三毛钱歌剧》
十二音体系
战斗音乐
《璐璐》
[第二卷] 1933—1945
7 恐怖的艺术:斯大林时期的俄国音乐
革命
肖斯塔科维奇的青年时代
大清洗
普罗科菲耶夫归国
伟大的卫国战争
日丹诺夫事件
死之舞
8 音乐为一切人:罗斯福时期的美国音乐
收音机音乐
科普兰的青年时代
人民阵线音乐
新政音乐
好莱坞音乐
流亡者音乐
《阿巴拉契亚山地之春》
9 死亡赋格:希特勒时期的德国音乐
[第三卷] 1945—2000
10 零时:美军和德国音乐,1945—1949
11 勇敢的新世界:冷战与50年代的先锋派
激进复兴:布列兹与凯奇
科普兰受困
斯特拉文斯基倒戈
达姆施塔特
肯尼迪的美国:十二音体系和歌舞剧曲调
12“格莱姆斯!格莱姆斯!”:本杰明·布里顿的激情
布里顿的青年时代
《彼得·格莱姆斯》
布里顿的冷战
布里顿和肖斯塔科维奇
《威尼斯之死》
13 锡安公园:梅西安、里盖蒂与60年代的先锋派
梅西安
60年代的先锋派
里盖蒂
《圣方济各》
14 贝多芬不对:比波普、摇滚乐、极简主义
比波普
加利福尼亚的先锋派
菲尔德曼
上城与下城
极简主义在西海岸
极简主义在纽约
摇滚乐中的极简主义
15 沉没的大教堂:世纪结束时的音乐
完结之后
欧洲之后
极简主义之后
现代主义之后
苏联之后
布里顿之后
《尼克松在中国》
尾声
推荐聆听与阅读
鸣谢
常用资料来源名称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