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托尔斯泰对自己生命最后306天的观察。记述了他计划了40年的离家出走和人生最后一篇文字。理解自己的渺小,是好事情。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21177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这是托尔斯泰在1910年,也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写下的日记,从1910年1月2日写起,到11月3日结束,共计266篇。82岁的托尔斯泰,记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开心或者不开心,还有他计划了40年的离家出走,“为要使自己一辈子的最后几天在孤独和静寂当中过去而隐遁于世外”。1910年10月28日,托尔斯泰给妻子留书一封,而后离家。路途中生病,11月7日,逝世于离家出走途中的一个小车站。

列夫·托尔斯泰(1828.08.28—1910.11.07),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并称为“俄国文学三巨头”。被列宁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1828年,出生于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尔纳一个贵族家庭;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后于1847年退学;1847年,回到故乡为农民子弟创办学校;1852年,创作了自传体小说第一部《童年》;1854年,创作了自传体小说第二部《少年》;1856年,起草方案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1857年,创作了自传体小说第三部《青年》;1862年,与18岁的索菲亚·安特列维娜结婚,婚后育有13个孩子;1863—1869年,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创作了经典爱情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79—1880年,创作了《忏悔录》,思想上的巨变过程也体现于其中;1886年,创作了剧本《黑暗的势力》、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9—1899年,创作了人生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1902年,致函沙皇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3年,创作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4年,依然关心世界,撰文反对日俄战争;1910年,秘密出走,于途中患肺炎,逝世于车站。

译者:任钧(1909—2003),著名翻译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大学教授,著作《冷热集》《任钧诗选》《新诗话》,译作《艺术方法论》《俄国文学思潮》《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