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作品简介
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系列。
本书是他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体作品,是享誉世界的经典传记,也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经典与历史文化名著。本书运用自传与德式教育小说相结合,对一个时代进行了批判性的评价。它要说的不是本书所讲述的历史,而是对那一段历史的反思,因此,亚当斯希望人们这样来看他这本书,把这本书当做一个历史哲学的思辨过程。这部起初只印了100本、只打算在私人友好小圈子中传阅的自传,后来成为20世纪的美国青年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时代的必读教科书。1919年,即亚当斯逝世后的第二年,该书获得了普利策奖。
1.这是一本回想录,记录了出生于总统世家的“19、20世纪之交美国精神代言者”亨利?亚当斯的一生;这是一本思辩论,关于“一个人在教育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思考。
2.位列美国国会图书馆“塑造美国的88本书”系列丛书之一。这88部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遴选出来的书籍由美国作家所著、对美国社会极具影响力,体现出的是一个“美国精神”的形成过程,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具有非凡意义,并且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被替代。
3.获1919年普利策奖,位列美国兰登书屋“20世纪非虚构类**英语书籍”之首,入选美国《新闻周刊》“*伟大的100本书”之一。
4.作者亚当斯,出生于“总统世家”,读于哈佛学院,游历多国,精通多门语言,他兼任数重身份——学生、教师、政治家、外交官、媒体人、历史学家及哲学家,却屡屡感叹自己的每一次教育尝试都失败了!他的伟大,不在于他事业上令人钦羡的成功,而在于他勇于秉持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精神来审视自己,审视社会,审视时代。合上这本书,我们不禁感叹:这,真是位牛人!
亨利·亚当斯,美国历史学家、学术家和小说家,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1858年毕业并执教于哈佛大学,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他出身于声名显赫的总统世家——亚当斯家族,是查尔斯·弗朗西斯·亚当斯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的孙子。
作品目录
编者序
序
第一章 昆西(1838——1848)
第二章 波士顿(1848-1854)
第三章 华盛顿(1850-1854)
第四章 哈佛学院(1854-1858)
第五章 柏林(1858-1859)
第六章 罗马(1859-1860)
第七章 背弃(1860-1861)
第八章 外交(1861)
第九章 是敌是友(1862)
第十章 政治道德(1862)
第十一章 撞角舰之战(1863)
第十二章 古怪(1863)
第十三章 人类社会的完善(1864)
第十四章 业余爱好(1865-1866)
第十五章 达尔文学说(1867-1868)
第十六章 报界(1868)
第十七章 格兰特总统(1869)
第十八章 自由战斗(1869-1870)
第十九章 喧嚣(1870)
第二十章 失败(1871)
第二十一章 二十年后(1892)
第二十二章 芝加哥(1893)
第二十三章 沉默(1894-1898)
第二十四章 深秋(1898-1899)
第二十五章 发电机与圣母玛利亚(1900)
第二十六章 微光(1901)
第二十七章 杜费尔斯德洛赫教授(1901)
第二十八章 知识的高度(1902)
第二十九章 无知的深渊(1902)
第三十章 惯性(1903)
第三十一章 科学的语法(1903)
第三十二章 活跃的新星(1903-1904)
第三十三章 历史的动力理论(1904)
第三十四章 加速度法则(1904)
第三十五章 今时已至(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