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译介

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译介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孙会军的《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译介》采用递进式的结构,沿着“译介”、“译艺”、“译道” 的轨迹,首先对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的中国文学翻译进行概述,接着结合原文文本对其多部译作进行文本细读,分析不同译作的翻译背景、翻译特点和翻译效果,然后再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审视,从不同角度全面介绍葛浩文对现当代中国文学的推介,探讨葛浩文的翻译风格、思想、效果和得失,审视围绕其翻译引发的争议,后尝试总结和评价葛浩文在向英语读者推介和翻译中国文学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书适合所有翻译研究者、爱好者以及文学爱好者使用。

作品目录

  1. 总序
  2. 绪言
  3. 第一部分 译介:研究、推介与翻译
  4. 第一章 葛浩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推介
  5. 一、引言
  6. 二、葛浩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推介
  7. 三、结语
  8. 第二章 葛浩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
  9. 一、翻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10. 二、翻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11. 第三章 葛浩文对莫言的推介与翻译
  12. 一、引言
  13. 二、葛浩文在英语世界对莫言小说的翻译与推介
  14. 三、呈现在英语读者面前的莫言小说
  15. 四、结语
  16. 第二部分 译艺:翻译的得与失
  17. 第四章 语言顺畅、文化传真:葛译《青衣》
  18. 一、引言
  19. 二、《青衣》的内容、主题及文学性表达
  20. 三、《青衣》英译本在国外
  21. 四、The Moon Opera:呈现给英语读者的英文版《青衣》
  22. 五、结语
  23. 第五章 反复现象的处理:葛译《狼图腾》
  24. 一、引言
  25. 二、反复:作为衔接手段的词汇复现
  26. 三、反复格的功能及翻译
  27. 四、结语
  28. 第六章 葛译《骆驼祥子》是否有所超越?
  29. 一、引言
  30. 二、《骆驼祥子》的四个英译本
  31. 三、语言的可读性
  32. 四、语言的忠实性
  33. 五、结语
  34. 第七章 引语模式的处理:葛译《骆驼祥子》
  35. 一、引言
  36. 二、小说中的引语模式
  37. 三、《骆驼祥子》英译中自由间接引语的处理
  38. 四、结语
  39. 第八章 “第二”人称的处理:葛译《玉米》
  40. 一、引言
  41. 二、《玉米》的叙述人称
  42. 三、英译本对“第二”人称的处理
  43. 四、结语
  44. 第九章 翻译策略的调整:《呼兰河传》《檀香刑》英译中人物“声音”的再传递
  45. 一、引言
  46. 二、《呼兰河传》中的复调叙述及翻译
  47. 三、《檀香刑》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声音及翻译
  48. 四、从《呼兰河传》到《檀香刑》的英译看葛译手法的调整
  49. 第十章 从《手机》英译本看葛浩文的“连译带改”
  50. 第十一章 得也译者、失也译者——葛浩文的翻译风格
  51. 一、引言
  52. 二、葛浩文的翻译风格
  53. 第三部分 译道:葛浩文翻译思想探微
  54. 第十二章 葛浩文翻译思想研究
  55. 一、引言
  56. 二、译者角色、译作对目的语文化的意义以及翻译的可译性
  57. 三、葛浩文的翻译观
  58. 四、文学翻译的原则和目标
  59. 五、翻译批评
  60. 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61. 七、结语
  62. 第十三章 葛浩文的翻译观
  63. 结论
  64. 附录
  65. 后记
  66. 鸣谢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