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7181 评价豆瓣读书
¥11.94¥10.41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17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是百万微博粉丝大V、“中国急救普及教育第一人”贾大成的全新大作!贾医生结合自己近50年的现场和临床急救经验,跟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急救历程和体会,以直率、生活化的语言,把最实用、最易学的急救方法教给大家,包括基本急救知识、急救方法、急重症急救方法、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等,旨在帮助大众掌握急救这个人人都该学会的基本技能——遇到紧急状况,每个人都能及时出手自救和互救,而不是束手无策或只能等救护车。

贾大成

北京急救中心知名资深急救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客座专家

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工作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

“心唤醒”公益基金联合发起人

远盟华人全球救援联盟(ICAA)首席医疗官

“壹基金”救援联盟急救顾问

从事医疗急救工作近50年,多年来为国内各行业的数千家机构做过急救知识讲座,是拥有150多万粉丝的新浪微博大V,先后出版过10多部著作,经常应邀到各地电视台做急救普及教育节目,不遗余力的向全社会推广急救理念和知识,誓将有生之年献给中国的急救普及教育事业。

作品目录

  1. 推荐序一 急救,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2. 推荐序二 大医
  3. 推荐序三 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4. 引子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5. 3本书让我走上了医学之路
  6. 治病救人让我积累了更多急救经验
  7. 回到家乡,急救的初衷依旧未变
  8. 走进北京急救中心
  9. 第一章 猝死:事发突然,鬼门关上拉人
  10. 30岁就挂了,叹人生之须臾
  11. “病魔之首”:好大的来头!
  12. 有些猝死发生前会有征兆
  13. 高危者不自废,吉凶就是一步之遥
  14. 谨防运动性猝死让好事变坏事
  15. 透过院前急救成功率,看社会的文明程度
  16. 生死时速:最是那“黄金4分钟”
  17. 人人懂得心肺复苏术,急救武装到牙齿
  18. 救命神器:AED
  19. 远离“四大雷区”,永不躺枪
  20. 第二章CHAPTER TWO急性心梗:和时间赛跑的急症
  21. 世界上,平均每秒钟就有1人死于急性心梗
  22. 心梗虽可怕,抢救得当预后良好
  23. 胸痛:急性心梗最典型的警示信号!
  24. 找出不典型症状,离心梗又远了一步
  25. 急救车到来前,做好这四步,为生命争取时间
  26. 院前急救很重要,及时送医更不可少
  27. 年轻人得心梗更危险
  28. 心梗急救,关键时刻还得听医生的
  29. 第三章CHAPTER THREE急性脑血管病:急救前要分清病症
  30. 江湖传言“宁心梗不中风”的急性脑血管病
  31. “一笑二抬三说”,发现苗头,立马打120
  32. 120到来之前,最重要的是防止窒息
  33. 急救应该怎么救?老人倒地到底扶不扶?
  34. 脑血管病就是生活方式病
  35. 第四章CHAPTER FOUR考验家长急救知识的时刻来了!
  36. 70%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
  37. 让孩子从小树立急救观念和安全意识
  38. “冲动是魔鬼”,教育孩子要用对方法
  39. 气道异物: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招搞定
  40. 果冻“锁喉”:用口腔负压吸引法
  41. 溺水急救: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42. 警惕溺水孩子“隐藏”的颅脑、颈椎损伤
  4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防止呕吐所致窒息最重要
  44. 误食生活用品:是否催吐要分情况
  45. 警惕家里的“小物”变“大患”
  46. 外出旅行,孩子不能远离家长视线
  47. 咬伤急救:结扎伤肢,尽快去医院
  48. 第五章CHAPTER FIVE遭遇外伤,急救方法信手拈来
  49. 急救意识能救人,别怕“小题大做”
  50. 受伤别乱动,没有外伤不代表没有伤
  51. 动脉大出血:用力压!
  52. 止血带关键时刻能救命,用错会害人
  53. 小血管出血:紧紧压住出血部位
  54. 这些情况要用填塞止血法
  55. 包扎伤口要学会“就地取材”
  56. 烧伤的处理:一冲、二盖、三走
  57. 严重外伤不能随便用水冲和用药
  58. 崴脚和断肢: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59. 骨折固定:关键是要“制动”
  60. 搬运伤者:小心点儿,再小心点儿
  61. 遇到重大灾难性事故如何自救和互救?
  62. 后记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心脏对于机械系刺激并不产生疼痛反应,比如用尖刀扎在心脏上,心脏本身并不感到疼痛,但心脏对缺氧非常敏感,当心肌发生缺氧时,就会处于无氧代谢状态,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等,心肌对于酸性物质的刺激非常敏感,就会产生疼痛感。3 人
  2. 从医学上来说,对于突发猝死,在刚开始的4分钟内,如果有人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这是挽救生命最关键的“黄金4分钟”。2 人
  3. 一般情况下,成人心肺复苏用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新生儿用ABC。2 人
  4. 久坐不动,会影响静脉回流,为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便可随血流到肺动脉,导致肺梗死,同样可能引发猝死。2 人
  5. 既然心梗人人都可能发生,那么,预防就很重要,而预防心梗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不过运动也有讲究,到底怎么运动最好呢?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口诀,叫“357”口诀。2 人
  6. 不少人认为:屁股肉厚,打不坏。其实,恰恰是因为屁股肌肉丰厚,打屁股打得厉害,造成了肌细胞破裂,释放出大量的钾离子,还有肌红蛋白。钾离子会造成心脏停跳: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后,流经肾脏的时候,会堵住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这跟地震中长时间被压的伤员在被解救出来后会马上死亡是一个道理。2 人
  7. 首先,要把孩子的头后仰,拉直气道,否则果冻吸不出来。然后,用嘴包住孩子的嘴,捏住孩子的鼻子,用力吸,让孩子口腔内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吸引把果冻吸出来。当果冻被吸到口腔里面,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再用手指把果冻抠出来,可千万别越捅越深。果冻取出来以后,如果发现孩子没有呼吸,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就跟心肺复苏中介绍的口对口吹气是一样的。2 人
  8. 孩子误食,催吐的注意事项2 人
  9. 如水仙、含羞草、夹竹桃、郁金香、一品红等都或多或少含有毒性,不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养。2 人
  10. 首先让孩子坐下来,不要动,把手上肢体放低。因为活动会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毒素的扩散。然后,在伤口的近心端距离伤口5厘米的地方用止血带结扎肢体,松紧度以能放进去一根手指为宜,做完这些,就赶紧把孩子送去医院,请专业的医生救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每30分钟松一次止血带,每次松一两分钟。2 人
  11. 鼻出血时可采用压迫止血法,正确的做法是身体稍向前倾、低头、张口呼吸,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并向后上方压迫。压迫数分钟后,多可达到止血的目的。2 人
  12. 拿干净的布一盖,赶快走!到医院一揭,问题就不会太大。2 人
  13. 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