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

血路

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2301 评价豆瓣读书
¥14.90¥14.76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10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这部荣获1995年度列文森图书奖的优秀史学著作,以1916-1928年间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描述浙江政治精英沈定一(玄庐)在三个不同场域(上海、杭州、衙前)的含义不同的活动,剖析他由此形成的复杂个人身份和社会网络,揭示了千百_万人民在其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抉择对历史形成的巨大作用。本书主人公在种种激荡中的传奇经历和遇刺遭际,还有助于探究国民革命失败及此后的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

萧邦奇(R. Keith Schoppa),美国马里兰罗耀拉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专长研究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著有《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早期的浙江》《九个世纪的悲歌:湘湖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苦海求生: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等,其中《血路》获1997年度列文森奖。

作品目录

  1. 致 谢
  2. 提 要
  3. 第一章 衙前之死:1928年8月28日
  4. 第二章 重返家乡:杭州,1916—1917
  5. 父与子
  6. 亚文化界和社团身份
  7. 军事文化和省内政治
  8. 沈定一及其省议会网络的兴起
  9. 孙中山在杭州:1916年8月
  10. 省议会和政治宪政文化
  11. 省内危机:1916年12月—1917年1月
  12. 北洋统治和沈定一开始流亡上海
  13. 第三章 觉悟:一线光明 上海,1919—1920
  14. 法租界生活
  15. 沈定一和上海五四运动
  16. 沈定一的观点及其演变:1919年6月至1920年9月
  17. 国家和阶级
  18. 家庭制度和女子解放
  19. 中国社会问题:沈定一的观点
  20. 中国社会问题及其对策:沈定一的观点
  21. 沈定一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春夏
  22. 相对性和身份:沈定一在上海小组
  23. 第四章 患难与共:衙前,1921—1922
  24. 南沙一带的自然灾害
  25. 沈定一和农民
  26. 衙前农村小学
  27. 衙前农民运动的起源
  28. 衙前农民协会
  29. 灾 难
  30. 沈定一之谜
  31. 沈定一的身份
  32. 第五章 分崩离析:杭州和衙前,1924—1925
  33. 搭台布景
  34. 浙江省国民党的兴起
  35. 庆典、示威和革命热情的高涨
  36. 雷峰塔的倒塌及其预兆
  37. 山雨欲来
  38. 拔 刀
  39. 第六章 黑星:杭州和衙前,1925—1926
  40. 省内争夺焦点:市、县党部
  41. 西山会议事件
  42. 东山会议
  43. 革命斗争的特定情境
  44. 上海会议
  45. 惨淡的夏天
  46. 第七章 危难之际:杭州,1927
  47. 清 党
  48. 轰动一时的沈定一和孔继荣案
  49. 佃农和地主
  50. 第八章 群众代言人:衙前,1928
  51. 指导思想
  52. 发起和阐释实验
  53. 实验概况
  54. 问题、政治和观念
  55. 革命政治文化中的社会背景、身份和观念
  56. 第九章 遇刺之谜
  57. 谋杀:证据及关键问题
  58. 谜底1:因个人复仇导致的谋杀
  59. 谜底2:为防止经济损失而导致的谋杀
  60. 谜底3:为报复以及担忧前途而实施的谋杀
  61. 谜底4:作为政治报复的谋杀
  62. 谜底5:为阻止政治成功和潜在叛乱而实施的谋杀
  63. 第十章 沈定一和中国20年代革命:一个事后分析
  64. 参考书目
  65. 沈定一著作
  66. 引用的作品
  67. 未在注释中引用的重要作品
  68. 主要书目和补充书目
  69. 人名术语索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