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六讲 《肇论》四疏

《庄子》六讲 《肇论》四疏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庄子〉六讲》包括对《庄子》一书诡恢的陈述方式、超迈的精神追求、庄学独特的接受命运、庄学与中国士大夫心态史上的精神转换、《庄子》一书形式结构与思想结构、庄学的基本范畴及其与老子思想的同异六个方面的细致分析与知人论世的阐发引申。“六讲”从“求真”上讲庄学,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即“事”求“真”,通过近乎琐细的分析,仔细咀嚼繁复的事实,以从中获得“拂云见日”、“探骊得珠”的知识满足。

《〈肇论〉四疏》则以“疏解”的方式,展现佛教东传的某一个阶段,中土心灵对西来佛法义理的契悟,将西来佛法当作一种积极思考人生的智慧来讲。僧肇弘扬般若真谛,推动般若真谛在中土迅速地落地生根,而兑现般若真谛许诺的仪轨,须待中土佛教在积极消化吸收般若真谛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在僧肇对般若真谛的整体理解受到诘难与回应中,可窥见般若真谛在中土的成熟壮大,并转化成具有中国佛学特色的宗教实践。

梁道礼,男,汉族,1946年生,河南省长垣县人,民盟盟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起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讲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民盟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政协委员。

作品目录

  1. 总序
  2. 前言
  3. 《庄子》六讲
  4. 引言
  5. 第一讲 《庄子》一书诡恢的陈述方式
  6. 第一节 《庄子》是一部旷世奇书
  7. 第二节 “南方”与“北方”
  8. 第三节 “巧于比类而善于滑稽”:特殊的思想陈述方式
  9. 第四节 《庄子》言说风格与“巧于比类而善于滑稽”
  10. 第二讲 《庄子》一书超迈的精神追求
  11. 第一节 《庄子》与“六艺”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象
  12. 第二节 《庄子》一书超迈的精神追求
  13. 第三讲 《庄子》进入中国士夫心灵世界的曲折过程
  14. 第一节 战国时代的时代风气与《庄子》对时代风气的疏离
  15. 第二节 “贵尚黄老”氛围中的《庄子》
  16. 第三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士夫对《庄子》的发现
  17. 第四讲 《庄子》与中国士夫心态史上的精神转换
  18. 第一节 “独尊儒术”与士夫挫折感的萌生
  19. 第二节 在挫折中士夫与《庄子》蓦然相逢
  20. 第三节 细读仲长统《述志诗》
  21. 第四节 《述志诗》反映出的士夫心态
  22. 第五讲 《庄子》一书的形式结构与思想结构
  23. 第一节 《庄子》的“古本”与现本
  24. 第二节 古本《庄子》的大致面貌
  25. 第三节 《庄子》篇分“内”“外”的形式结构
  26. 第四节 《庄子》形式结构中所蕴含的思想结构信息
  27. 第五节 《庄子》形式结构与思想结构之间的关联
  28. 第六讲 《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
  29. 第一节 “道德”及老、庄在“申道德”时表现出的异同
  30. 第二节 “重玄”及老、庄在“述重玄”时表现出的异同
  31. 第三节 “无为”及老、庄在“畅无为”时表现出的异同
  32. 第四节 “化”“自化”“独化”及老、庄在“明化”上表现出的异同
  33. 结语
  34. 《肇论》四疏
  35. 绪说
  36. 一、缘起与方法
  37. 二、僧肇及中土对佛法的接受
  38. 三、思想文化的“可塑性”与佛教“中国化”
  39. 四、原始佛教之基本义理
  40. 五、“部派”佛教的衰落与大乘佛教的兴起
  41. 六、大乘佛教
  42. 七、僧肇与大乘龙树学
  43. 《宗本义》疏解
  44. 一、“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45. 二、“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
  46. 三、“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
  47. 四、“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
  48. 五、“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一念之力,权慧具矣”
  49. 六、“权慧”思想与《维摩经》
  50. 七、“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
  51. 《物不迁论》疏解
  52. 一、《物不迁论》的世俗社会思想文化背景
  53. 二、《物不迁论》的论说主题与涉及的佛学内涵
  54. 三、《物不迁论》的言说中心与重心
  55. 四、“有物皆迁”假象生成之根源
  56. 五、《物不迁论》的思想要点
  57. 《不真空论》疏解
  58. 一、“不真空”的两种读法
  59. 二、“契神于有无之间”
  60. 三、“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
  61. 四、“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62. 五、“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
  63. 六、真谛、俗谛,不一不异
  64. 七、僧肇对“不有不无第一真谛”的体证
  65. 八、“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66. 《般若无知论》疏解
  67. 一、般若学东传的传播语境
  68. 二、般若学在中土的接受命运及中土的对策
  69. 三、僧肇对般若学的整体理解
  70. 四、《般若无知论》引发的问题
  71. 五、僧肇对九大诘难的回应
  72. 余论与结语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