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传

崇祯传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0335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朱由检仓促之间由藩王变帝王,开启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在位十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以雷霆手段惩阉党、振朝纲,表现出了韬光养晦的政治智慧和孜孜求治的政治决心。然而,他以重典驭臣下,生性多疑,致内阁如走马;刚愎自用,错杀名将能臣。在农民起义的内忧和清军来犯的外患间左支右绌,安内攘外错失良机。甲申之变,自缢煤山,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身死社稷的君主。随着他中兴之梦的幻灭,明朝灭亡。

樊树志教授在《万历传》之后倾力推出《崇祯传》,将晚明最后十七年的历史变局、明清鼎革之际的政治斗争娓娓道来,令人如临其境,想见其人其事,省思历史与人生。

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代表著作有:《重写晚明史:王朝的末路》(2019)、《重写晚明史:内忧与外患》(2019)、《重写晚明史:新政与盛世》(2018)、《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2018)、《晚明大变局》(2015)、《明代文人的命运》(2013)、《明史讲稿》(2012)、《张居正与万历皇帝》(2008)、《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2007)、《国史十六讲》(2006)、《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2005)、《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2004)、《晚明史(1573-1644年)》(2003)、《国史概要》(1998)、《崇祯传》(1997)、《万历传》(1993)、《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等。其中,《晚明史(1573-1644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晚明大变局》入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新华网、新浪网等二十余家媒体2015年度好书。

作品目录

  1. 序言
  2. 第一章受命于危难之际
  3. 一、“召信王入继大统”
  4. 二、不动声色逐元凶处奸党
  5. 三、定阉党逆案,毁《三朝要典》
  6. 四、昭雪冤狱,弘扬正气
  7. 第二章刻意营求中兴之治
  8. 一、寄厚望于袁崇焕
  9. 二、同室操戈:毛文龙之死
  10. 三、己巳之变:袁崇焕的悲剧
  11. 第三章忧勤惕励,殚心治理
  12. 一、“今日吏治民生夷情边备事事堪忧”
  13. 二、“此时不矫枉振颓,太平何日可望”
  14. 三、“朕自御极以来,夙夜焦劳”
  15. 四、“朕万不得已遣用内臣”
  16. 第四章“诸臣但知党同逐异,便己肥家”
  17. 一、钱谦益案:会推阁臣引发的党争
  18. 二、钱龙锡案:袁崇焕之狱引发的党争
  19. 三、温体仁与周延儒的倾轧
  20. 四、“崇祯皇帝遭温了”
  21. 第五章举棋不定的抚与剿
  22. 一、黄土高坡上的造反大军
  23. 二、杨鹤抚局之败
  24. 三、洪承畴荡平陕西
  25. 四、战火蔓延山西
  26. 五、渑池渡:一发而不可收拾
  27. 六、车箱峡:陈奇瑜重蹈覆辙
  28. 第六章十年不结之局
  29. 一、“流氛震惊皇陵,责实在朕”
  30. 二、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昇督剿东南
  31. 三、孙传庭“设伏出奇,具见调度”
  32. 四、“恨用卿晚”:杨嗣昌复出
  33. 五、“十年不结之局”似可结局
  34. 第七章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
  35. 一、“剿兵难撤,敌国生心”
  36. 二、清兵深入二千里
  37. 三、“盐梅今暂作干城”:杨嗣昌督师
  38. 四、“功虽未成,尽瘁堪悯”:杨嗣昌之死
  39. 五、“灭寇雪耻”成泡影:洪承畴降清
  40. 六、“可款则款,不妨便宜行事”
  41. 第八章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42. 一、周延儒复出与赐死
  43. 二、分庭抗礼的李自成与张献忠
  44. 三、一筹莫展:出征、南迁、勤王
  45. 四、“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
  46. 五、最后的时日
  47. 六、闯王进京
  48. 第九章尾声
  49. 一、“冲冠一怒为红颜”
  50. 二、为明复仇旗号下的各种活动
  51. 三、噩耗传到南京之后
  52. 四、皇太子之谜与朱三太子案
  53. 后记
  54. “中华版”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