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

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

莫言演讲集(2)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779 评价豆瓣读书
¥22.99¥20.05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7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莫言演讲作品首次大规模、完整编选集结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演讲全编(共三卷),本书为莫言演讲集之二,收录莫言自1996年至2014年的文学演讲36篇。其中,有在世界文学大家——如斯特林堡、阿摩司·奥兹、大江健三郎等——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有在中外文学和文化交流论坛上的演讲,也有在一些重要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还有一些则是在中外大学讲堂、图书馆或书展上的演讲。

这些演讲生动幽默、充满智慧,集中展示了莫言的阅读经验和文学创作历程,莫言对文学翻译的思考与认识,他的作品被译介和在世界范围内获奖的经历,以及全球化时代下莫言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认识等。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莫言

莫言,山东高密人,2012年因“将迷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现实相融合”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这项世界级大奖的作家。

著有《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师傅越来越幽默》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著有剧作、散文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四十余种语言,在世界文学中产生广泛影响。

莫言及其作品还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联合文学奖”等国内文学大奖,以及法国“Laure Bataillo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国际奖项。

作品目录

  1. 第一辑
  2. 漫谈斯特林堡——在北京大学斯特林堡研讨会上的发言
  3. 一个人的“圣经”——在阿摩司·奥兹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4. 大江健三郎先生给我们的启示——在大江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5. 我是唯一一个报信人——在大江健三郎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6. 保存和发展独特多样的亚洲文化——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得奖感言
  7. 两个与食物有关的童话——在福冈市饭仓小学的演讲
  8. 我的文学历程——在第十七届亚洲文化大奖福冈市民论坛的演讲
  9. 土行孙和安泰给我的启示——在韩中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10. 离散与文学——在韩国全州亚非文学庆典上的演讲
  11. 让我受益匪浅的韩国小说——在首届“韩日中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12. 读书就是读自己——在“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微山湖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13. 影响的焦虑——在中美文学论坛的演讲
  14. 第二辑
  15. 写出触摸人类灵魂的作品——在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感言
  16. 高贵而孤独的灵魂——在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
  17. 我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在台北图书馆的演讲
  18. 用耳朵阅读——在悉尼大学的演讲
  19. 小说的气味——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20. 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的演讲
  21. 作家与他的创造——在山东大学文学院的演讲
  22. 个性化的写作和作品的个性化——在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
  23. 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在鲁迅博物馆的演讲
  24. 关于小说的写作——在上海大学的演讲
  25. 检察题材电视剧创作刍议——在检察题材电视剧讨论会上的发言
  26. 试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九大关系——在第七届深圳读书论坛上的演讲
  27. 第三辑
  28. 华文出版人的新角色与挑战——在台北出版节上的发言
  29. 城乡经验和写作者的位置——在台北出版节“作家之夜”的发言
  30. 书香人更香——在香港书展的发言
  31. 幸亏名落孙山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获奖感言
  32. 我的文学经验——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演讲
  33. 翻译家功德无量——在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34. 文学与世界——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35. 文学与我们的时代——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演讲
  36. 写作时应该忘记翻译家——在第二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致辞
  37. 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38. 翻译家要做“信徒”——在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39. 喧嚣与真实——在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上的演讲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