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追寻父亲的足迹(人文讲谈录15)

八千里路云和月:追寻父亲的足迹(人文讲谈录15)

人文讲谈录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因为出版“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2012、2013年,理想国跟随白先勇老师在两年时间里,跑了十二座与白崇禧和民国之命运息息相关的城市:北京、南京、武汉、桂林、沈阳……

到各处,都是上千人围观,场面火爆。但也难免受质疑:给父亲立传,能客观吗?白老师起初只是笑笑,听多了,偶尔会笑着回应:“我是他的儿子,我不为他说话,还有谁会为他说话?”

又时隔三年,再看白先勇的此行此文,感佩之余,竟也为白崇禧高兴。父子情,大爱可以如此。

白先勇,白崇禧之子,1937 年生,广西桂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他的小说被译成英、法、德、意、日、韩等多种语言文字,在海内外拥有读者无数。

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等人戏曲,制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新版《玉簪记》,影响极广,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