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花园有个核电站

我家后花园有个核电站

九间的读书笔记选集(2007-2012)

免费免费电子书无需购买,可直接阅读全文

作品简介

本作品共收录青年评论家的15篇读书笔记,是作者对自2007年至今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的一次系统的回顾。书中所选的作品多为西方经典作家的小说,也有剧本、散文、文艺理论。

作者自述:有时我会在音乐杂志上发表一些读书笔记,但无论是否发表,这些文字都是自己的备忘。每一本喜欢的书都可以展开谈许多,现在浓缩成一篇篇短文,只谈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记录阅读感受。不妄自菲薄乱点评这些喜爱的作家,如果能启发到你,将是莫大荣幸。

九间,85后,从2004年开始撰写博客“九间之墨杉林”(www.smalloranges.net)至今,在博客上随手记录看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看过的演出、电影、画展、花草植物。发表的乐评多过书评。不知如何形容自己,靠写代码为生,写小说水平停滞不前。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看有些书就像在看自己。不是说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作者相当,而是指作者的处境和微妙的感受非常相似,警句式的感慨就像自己发出的。当触及内心最细微感受时,时空差异几乎不存在。2 人
  2. 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写于1962年的《时代精神》以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开门见山地指出“大众文化这个词如同它作为它们的文化对等物的工业社会、大众社会(mass-society)这些词汇一样,过分注重了社会生活的一个核心。现代社会可以说不仅是工业的和大众的,而且是技术的、官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大众的’概念先验地太狭窄。”——莫兰没有停留在搞对立、装清高,而是意识到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应把大众文化看作是文化、文明和我们称作二十世纪的历史的这个复合体的一个交汇点。”2 人
  3. 知识分子往往以为自己是独立于消费市场的、唯一清醒的人,认为独立电影和好莱坞商业电影有着本质区别。他们中的很多人鄙视大众审美口味,无法理解大部分流行产物为何流行(你有没有想过《爱情买卖》为何会走红?)。但他们其实是整个产业的一个环节、一部分,并没有对立的矛盾,他们本就是一个整体,在互相寻求平衡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才得以延续。“人不是通过他排除的东西而是通过他本身加入的东西认识世界的。”针对很多知识分子一味控诉工业化,他说,“这些知识分子是被文化产业雇佣的。他们只能通过碰运气或殚精竭力的斗争来实现他们自身怀有的创作计划。在极端情况下,作者被与他的作品分开:这些作品不再是他的作品,创作被生产打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界的知识分子在一个创作失去神圣性、被拆散的世界来临之时遭到剥夺。他们抗议这个精神世界的工业化,更由于他们是作为小职员部分地参与这个行业。”这是无法抹平的症结一,症结二,“知识分子并不仅仅是因为被剥夺感到痛苦,还是因为整个文化、艺术的概念都被功能也技术的干预以及大众文化的商业的规定性和消费的取向所嘲弄。对文艺事业的资助被利用文艺事业牟取所取代。”现实是,“消费的取向摧毁了有教养的文化固有的独立性和对美学的等级划分”,更加让艺术创作者无语的是,“在大众文化中,取消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2 人
  4. 中国当今商业电影如此垃圾如云,与其说是拿到投资的导演本身审美能力低下,不如说是中国的电影工业尚未建立,这条出中等欣赏水平的流水线还没有滚起来。当某些写影评的家伙还把矛头指向导演一个人以为一部跨国大投资电影的总指挥只是导演一个人的时候,好莱坞的工业车轮已经碾压过来了。急于取得利益上的收获与产业不成熟形成矛盾,产业不成熟导致我们的电影工业尚不知道如何在贫血时期吸收更有创造力的新鲜血液。结果有耐心投资中国独立纪录片或独立剧情片的往往是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投资人——他们已经擅长将全球力量集合起来为己所用。2 人
  5. 莫兰说了一句能把人敲醒的话,“他将追求消费他自己的生命”。2 人
  6. 年轻的成年人有的是力气不停地追逐,许多人需要用大众文化来填满工作之外的时间。一生必须去的地方、一生必须读的书,这样的名单在人们中间热议。中产阶级到一个地方旅行,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真的有什么特别,而是加以强调自己在“休闲”,每年都必须保证足够天数的旅行“休闲”,就像必须保证一周双休一样。2 人
  7. 这剂麻醉品能让你体会快感和梦幻感,发泄情绪,宣泄暴力,甚至参与政治,改变他人的生活,获得成就感。在新世纪,大众文化表现出接收者和创造者之间关系的不稳固和相互转换,强势的媒体(比如主流报刊媒体)越来越强调接收者的反馈,原本有技术壁垒的媒体越来越强调接收者完成从接收者到创作者的转换(数码相机的诞生宣告摄影不再是 个别人员才能从事的创作活动,DV短片拍摄、普及化、操作简单的电影剪辑软件和音乐制作软件),以及微博带来的个人媒体时代(在我国被歪曲了)。大量在知识分子看来没有艺术性的、不美的、只能算是习作的、本来应该压箱底或者根本不该存在的东西被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传播出来,被其他“草根”消费,或者不被任何人消费,只作为自娱自乐。莫兰所宣称的“消费自己的生命”在这50年里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强势。人们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接收信息、享受生命。2 人
  8. 此种细节纯粹技巧问题。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都是很要紧的事。莱辛认为诗应更注重表现的内容,诗能轻松地表现时间性,展现抽象的内容,如崇高、卑鄙。但用文字来作静态描绘无论如何赶不上一幅画来得准确和感人。古代的诗作描绘动作的多,描绘实体的少。荷马描绘海伦的美,不过是通过旁人的反应来烘托她的美,并未将其五官和衣着细枝末节全写一遍。荷马写天后朱诺的马车,通过其装配一步步来描绘,读者仿佛是看着轮子被装上去,完成之时有额外的欢悦,却并不是一下子看到了一辆马车。文字的时间感是画作所不具备的。而画(他指的主要是雕塑)能表现空间性,局限于瞬时,通过艺术美化来展现真实的物体,很难表现抽象内容,故更应注重表现形式,注意规避令人厌恶的丑陋,注意美化物体。2 人
  9. 必须坚信:“你看见我已做到的,但没看见我脑子里的和我正在追求的”,然后落实到行动中去。虽然体会到了乐趣,但轻飘飘的不能深入,不能坚持,没有训练,只能看到眼前所看到的,不能延伸,无法联想。一旦持续此种状态便是玩物丧志,最是不济。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