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逻辑

健康的逻辑

生活行为与慢性病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014 评价豆瓣读书
¥19.99¥12.25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7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本书以一篇篇小品文的形式,介绍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活行为,倡导人们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为自己的健康加分;同时,书中系统性梳理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几大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要点。对于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健康论题,作者用浅明易懂的语言给出了它们背后的生理学原理;又将流于表面的、口口相传、真假难辨的说法,变成了具体的、有指导性的知识,并对不少误传的说法予以了澄清。

杨秉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肝癌的研究及推进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曾因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曾主编多种学术及科普杂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科普著作40余册,並出版有画册、游记、小说等。

作品目录

  1. 前言
  2. 序篇 也谈健康
  3. 国家发布:“三减三健”防病保健
  4. 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
  5. 莎士比亚说得好:“……全在我们的意志”
  6. 第一篇 健康的生活方式
  7. 关于吃的“指南”
  8. “病从口入”新说
  9. 胆固醇风波
  10. 实在应该吃得淡些、更淡些
  11. 喝水的学问
  12. 吸烟之害:迟到的认识
  13. 与嗜烟者之辩
  14. 饮酒其实也伤心
  15. 饮酒确实能致癌
  16. 运动收获健康
  17. 让我们“健走”去吧
  18. 第二篇 关于心脑血管病
  19. 关注生活行为,预防心脑血管病
  20. 知道这种高血压病吗?
  21. 并非“意外”之“意外”
  22. 血管里的“斑块”
  23. 关注颈动脉,预防脑卒中
  24. 腔梗、脑梗一丘之貉
  25. 心梗、脑梗,肺亦可梗
  26. 因人而异的血脂“指标”
  27. 认识“他汀”
  28. 漫话阿司匹林
  29. 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
  30. 用药如用兵,进退皆需慎重
  31. 第三篇 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
  32. 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33. 避开糖尿病的风险
  34. 糖尿病与胰腺癌或有关联
  35. 肥胖与减肥
  36. 血中尿酸何以增高
  37. 痛风病人饮食问题新解
  38. 第四篇 癌症与防癌
  39. 从细胞分裂看肿瘤问题
  40. 此消彼长,防癌还得下功夫
  41. 知否“生活方式癌”
  42. 喜闻上海癌情有转机
  43. 胃癌防治仍是任重道远
  44. 肥胖与防癌
  45. 癌症的早期发现:困惑与出路
  46. 此等小结节或可静观其变
  47. 防癌十计
  48. 懒惰的癌
  49. 这些癌症可能好办些
  50. 第五篇 肝炎问题
  51. 胜券在握,还需努力
  52. 应关注丙型肝炎问题
  53. 准父母们应加重视之事
  54. 第六篇 科学行为保健康
  55. 先看全科医生好
  56. 医学亦有无奈之处
  57. 健康不靠吃药
  58. “少肌症”知道吗?
  59. 宜常看看方格纸
  60. 守住底线,小心受骗
  61. “饭后不能吃水果”之辩
  62. 吃个大饼也能“增强免疫力”
  63. 女人与黄豆的那点儿事
  64. 出门旅游毋忘健康
  65. 走路防跌,吃饭防噎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