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公开课(上册)

中国诗词公开课(上册)

带你阅尽266首国人必读古诗,赏味196幅人间至美古画。追寻那些伟大诗人的身影,感受中华三千年的浪漫与忧伤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诗词是中国人绕不开的集体记忆,也是铭刻在中国人骨血中的极致浪漫。在三千余年的吟唱中,有家国、有亲朋、有农作、有日常、有相思、有离别、有壮志、也有黯然。这是中华三千余年的古老往事,也是此刻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着的生活。

本书以统编教材为纲,从诗经起笔,楚辞、汉乐府、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精选266首国民必读古诗词,搭配196幅绝美古画,除了对字句语义的疏通解读之外,更揭示了每首诗词背后沉默而充沛的情感世界。

李定广,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也是唯一从策划、命题、审题、到写作与审定台本、辅导主持人、再到录制、终审等全程参与各个环节的专家学者。著有《罗隐集系年校笺》《罗隐年谱》《古典文学新视角》《中国诗词名篇赏析》,创办并主编国际学术刊物《中华诗学》(中文版和英文版)。

作品目录

  1. 第一课 壮志高青春须早为
  2. 对酒当歌
  3. 歌咏志
  4. 暮年壮心
  5. 松柏之性
  6. 疏桐之蝉
  7. 林栖者
  8. 初月如弓
  9. 天上黄河
  10. 大鹏与沧溟
  11. 览众山
  12. 莫负光阴
  13. 登科之喜
  14. 剑客行
  15. 书生与万户侯
  16. 惜少年
  17. 不识凌云木
  18. 白鹿洞咏春
  19. 劝学
  20. 西北望,射天狼
  21. 记梦
  22. 躬行
  23. 问渠那得清如许?
  24. 春水与巨舰
  25. 韶光易老
  26. 第二课 别离时又送君归去
  27. 赠春
  28. 四海与知己
  29. 明月愁心
  30. 荆门渡江抒怀
  31. 万里孤蓬
  32. 桃花潭
  33. 落花时节
  34. 暮雪送君
  35. 城楼观雨
  36. 野草
  37. 送春归
  38. 年中好景
  39. 离愁
  40. 第三课 爱意浓此物最相思
  41. 雎鸠
  42. 归荑
  43. 桑落
  44. 伊人
  45. 来与往
  46. 湘水之神
  47. 磐石与蒲苇
  48. 望旧乡
  49. 折花寄情
  50. 牵牛与织女
  51. 红豆情
  52. 倡女与司马
  53. 贵妃恨
  54. 追忆似水年华
  55. 丁香结
  56. 相见难
  57. 闺中怨
  58. 长亭话别
  59. 月夜思卿
  60. 七夕有感
  61.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62. 第四课 山水间林空鹿饮溪
  63. 东篱采菊
  64. 羁鸟之恋
  65. 向天歌
  66. 月照鹿门
  67. 话桑麻
  68. 芙蓉
  69. 三千尺飞流
  70.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71. 山寺星夜
  72. 空山新雨
  73. 春山空
  74. 幽篁弹琴
  75. 空林久雨
  76. 无声之水
  77. 古寺之幽
  78. 八月涛声
  79. 洞庭翠
  80. 稚儿垂钓
  81. 采莲
  82. 学垂纶
  83. 云深不知处
  84. 寒山霜叶
  85. 满架蔷薇香
  86. 幽径独行
  87. 西湖轻舟
  88. 八九十枝花
  89. 春耕
  90. 溪亭日暮
  91. 梅子黄时
  92. 春社将近
  93. 暮春村景
  94. 西湖六月
  95. 小荷与蜻蜓
  96. 稚子之乐
  97. 农事
  98. 牧童归村
  99. 牧童与蝉
  100. 醉杨柳
  101. 第五课 春日里沙暖睡鸳鸯
  102. 鱼戏莲
  103. 敕勒川远眺
  104. 风之力
  105. 细叶与春风
  106. 春日雨夜
  107. 草堂春景
  108. 迟日
  109. 草堂之春
  110. 月下虫鸣
  111. 仲春
  112. 草木识春
  113. 西湖春景
  114. 四月芳菲尽
  115. 江南好时节
  116. 牡丹真国色
  117. 清明时节雨
  118. 烟雨楼台
  119. 疑春色
  120. 屠苏酒与新桃符
  121. 西湖雨暂歇
  122. 早春
  123. 问春归
  124. 莺儿啼
  125. 莫遣花飞
  126. 游春乐
  127. 客久不至
  128. 第六课 边塞外羌笛何须怨杨柳
  129. 木兰从军
  130. 杨柳怨
  131. 遥望玉门关
  132. 塞上落日
  133. 榆关寒夜
  134. 月下捣衣
  135. 闻“折柳”
  136. 限度
  137. 思菊
  138. 愿得此身长报国
  139. 望乡人不归
  140. 边城苦战图
  141. 征夫泪
  142. 夜深千帐灯
  143. 只道寻常
  144. 入潼关有感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