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意思

文学的意思

62篇文学随笔,呼唤文学的“意思”和语言的力量!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239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本书包含黄子平的62篇随笔作品,共分三辑,分别为文学的意思、边缘阅读、害怕写作。《文学的意思》是一系列最初连载于《文学自由谈》的专栏文章,旨在阐述文学的意义及趣味性;《边缘阅读》则希望阅读者能保持旁观者的姿态,并养成一种读缝隙、读字里行间的阅读策略,将阅读当成文本与意义的游击运动;因为“没有喜欢的害怕不是真害怕,没有害怕的喜欢不是真喜欢”而《害怕写作》,惟愿在语言暴力四处泛滥的今天,仍有人喜欢阅读,仍有人敬畏话语的力量。

黄子平,广东梅州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曾任北大、人大等高校教授。代表作《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灰阑中的叙述》《文学的意思》“漫说文化”丛书等。

作品目录

  1. 第一辑 文学的意思
  2. 小引
  3. 有点意思
  4. 没意思
  5. 意思的“涌现”
  6. 陌生化
  7. 意思和意义
  8. 意思的传达
  9. 谈误解
  10. 说隐喻
  11. 读空白
  12. “摆过来摆过去”
  13. 体裁的“误读”
  14. 文学与印刷
  15. 第二辑 边缘阅读
  16. 我们就在题目当中——《艰难的选择》小引
  17. 读生命的秘密——《秋萤》序
  18. 永远找下去——《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序
  19. “文类之别”和“男女之别”——《男男女女》序
  20. 到激流深处去探索——《中国小说一九八六》序
  21. “圭臬之死”?——《中国小说一九八七》序
  22. 好的中篇较多,好的短篇难寻——《中国小说一九八八》序
  23. “新写实”来不及“主义”——《新写实小说选》序
  24. 逃向散文之乡
  25. 中国前卫艺术
  26. 返向一个失忆的城市
  27. 坐下来看风景的旅行者
  28. 关于树和人的现代寓言
  29. 夜行者的灵魂之音
  30. 迷宫内外的小型流浪
  31. 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
  32. 阿城读威尼斯
  33. 被诗歌烧伤的人
  34. 语言之肺
  35.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36. 红楼精神
  37. 悲天而且悯人
  38. 哲人兼痴人
  39. 古籍的新读法——读金克木的随笔集《蜗角古今谈》
  40. “革命·爱情·死亡”的神话
  41. 聆听话题的声音
  42. 莫言的《丰乳肥臀》
  43. 世纪末寒夜中不灭的烛光
  44. 此恨绵绵无尽期
  45. “百科”香港“童话”香港——读西西的长篇小说《飞毡》
  46. 语言中的生存秘密——读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
  47. “张腔”“胡说”忆前身——读朱天文的小说集《花忆前身》
  48. 沙之书
  49. 演戏或者无所为
  50. 书目和提要
  51. 第三辑 害怕写作
  52. 害怕写作
  53. 以“体裁”为重点的文学教学
  54. 学诗以言志
  55. 更衣对照亦惘然——张爱玲作品中的衣饰
  56. 故乡的食物——现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觉记忆
  57. 宵夜、消夜与夜宵
  58. 批评的位置与方法
  59. 白话经典·八股眼光·才子文心——金圣叹的“六才子书”及其评点在现代
  60. 书评五则
  61. 读书小札
  62. 漫说“漫说……”
  63. 如何在21世纪的香港用汉语写作
  64. 在词语的风暴中借诗还魂——读黄灿然的《哀歌》之一至之七
  65. 喜欢阅读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