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像在拯救

一切都像在拯救

白银时代的爱情诗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4165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白银时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第二次诞生”时期。在时局动荡之中,及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诗人将富于多重内涵的、新颖的词引入诗歌,发现陌生纷繁的美丽,折射对存在意义的关怀。

叶赛宁、茨维塔耶娃、勃洛克、布宁、阿赫马托娃、马雅可夫斯基等,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优秀的作品。

本书选译了白银时代32位诗人的201首爱情诗歌。

谢·叶塞宁(1895—1925),诗人。叶赛宁永远在描绘自然之美和爱,诗作主题鲜明,但也充满忧伤之感;总在开端展现幸福,结尾又陷入愁绪。

玛·茨维塔耶娃(1892—1941),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生于莫斯科,十六岁远赴法国,旁听索邦大学古代法文课。早慧的茨维塔耶娃六岁开始写诗,十八岁时发表第一本诗集《黄昏相册》(1910)。

亚·勃洛克(1880—1921),俄国象征主义集大成的诗人,作家,政论家,剧作家,文学批评家,20世纪俄国文学的经典作家。1906年,勃洛克写下白银时代诗歌的扛鼎之作——《陌生女郎》。

伊·布宁(1870—1953),作家,诗人,翻译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3)。

安·阿赫玛托娃(1889—1966),诗人,翻译家,文学研究家。有俄国评论家指出,阿赫玛托娃作品特色为“坚信日常生活的道德基础、模仿古典风格抒发自己的思想、对人的心理心灵状态的准确解释以及对那个时代巨大悲剧的意识和感悟”。

符·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诗人,作家,导演,演员,舞美设计师,画家,以及数种杂志的编辑。未来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之一。

童宁,1967年生于北京,现居北京。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戏剧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社翻译。译著有《我的忧伤透着纯净的光——普希金抒情诗选》(漓江出版社,2018)、《克雷洛夫寓言》(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青春禁忌游戏》(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和《演剧六讲》(线装书局,2016)。

作品目录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