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魔的古乔

着魔的古乔

米沃什诗集Ⅱ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4179 评价豆瓣读书
¥54.99¥32.99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7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花园里没有花,因为遭到了践踏。”

★波兰文学专家译介,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现米沃什诗歌全貌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诗作73首(第二卷)

切斯瓦夫·米沃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无可匹敌的精确与优雅,定义了他所属时代的悲剧与美。他的诗歌,无论是描述他在波兰度过的少年时代、战乱中华沙的悲痛或对信仰的追寻,都令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平凡人生的个体性。诗歌对死亡、战争、爱与信念的探索扣人心弦,震动人心并为之深思低回:“在这片大地上存在过,其本身已远非任何语言可以形容。”

《米沃什诗集》收录诗人1931年至2001年间的335首诗歌篇章,按创作发表的年代,分为《冻结时期的诗篇》《着魔的古乔》《故土追忆》和《面对大河》四卷出版,由波兰语文学专家直接从波兰语译介,是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现米沃什的诗歌全貌。

《着魔的古乔:米沃什诗集Ⅱ》收录米沃什诗作73首,来自《着魔的古乔》(1965)、《没有名字的城》(1969)、《散诗》(1954—1969)、《太阳何处升起何处降落》(1974)和《珍珠颂》(1981)。多为诗人移居美国后的创作,部分作品透露出他定居新大陆的幸福感,但仍不乏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1911—2004),波兰作家,翻译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米沃什通晓波兰语、立陶宛语、俄语、英语和法语,一生忠于母语,坚持用波兰语写作。

他的一生,见证了二十世纪欧洲大陆的剧烈动荡,他的诗歌创作深刻剖析了当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坚持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并与波兰古老的文学传统进行对话。

1980年,他因作品“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