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用

文学之用

守望者·镜与灯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844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易读的思辨小书,直击文艺太文艺背后的思想谜团

★古根海姆奖得主芮塔·菲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文学研究学界重磅推荐

★文学之用??!是不是叫文学无用更合适?

★对现实、真实而言,文学是镜与灯,还是幻影与谎言?

★文学,蛊惑人心?文学,令人震惊,它言说着自身的恐怖和先锋性,摧毁旧有价值观,指向革新?

★穿行在与文学的四种相遇中

文学vs我们————认识X着魔X知识X震惊

两种认知冲击,两种感受共鸣

★看文学,如何改变我们,以及我们对世界、真实的体验!

认识,着魔,知识,震惊。

古往今来,人们容易被一部小说、一首诗歌、一出戏剧,击碎心灵。

这种体验,不仅是一瞬间,更是永恒;不只是个人感受,更是万人共鸣。

这正是文艺存在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文学之用》正是探讨这一问题的理论书,是《新文学史》主编芮塔·菲尔斯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者用学理又好读的文字,直击“文艺这一虚构行为,为何引发人们长久共鸣?它如何改变我们,及我们对世界、真实的体验”这两大核心问题。《文学之用》抱着这样的使命出发,并提供了四种可能性,为学术意义上的“文学之用”与普通读者日常阅读的“文学之用”架起桥梁。

书中,作者穿梭于福柯、本雅明、韦伯、詹明信、奥斯汀、《千与千寻》、希腊悲剧……在思想与具体作品之间逡巡,在历史经典与当下创作之间跳跃。

芮塔·菲尔斯基(Rita Felski),曾任《新文学史》主编,弗吉利亚大学英语系小威廉·柯南讲座教授;美学、文学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杰出学者。她1979年获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莫纳什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批评的极限》《女性主义之后的文学》《创制时间: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文化》《现代性的性别》《超越女性主义美学:女性主义文学与社会变迁》。

2010年,获古根海姆奖。

2000年,获威廉·帕克·赖利奖获(美国现代语言协会颁发给在协会期刊上发表“杰出文章”,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语言和文学研究中最有声望的学者)。

刘洋,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研究生(牛津大学英语系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现代英国文学。文章见于《外国文学评论》等。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