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使用说明

小说使用说明

小说能够摆脱虚构吗?虚构是十九世纪小说的根本艺术,但二十世纪的法国小说家跃出了这一限制,意图创作不虚构的小说。本书展示的就是这样一部“不虚构小说”史。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27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小说使用说明》(Le roman modes d’emploi)是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亨利·戈达尔撰写的一部20世纪法国小说发展史,初版于2006年。法国小说在20世纪经历了非常特殊的变化过程。在此之前,小说往往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事,按照因果律安排情节,并努力营造文学摹仿现实的错觉,这些原则尤其构成了19世纪最重要的欧洲小说的基础。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一些小说家——例如伍尔夫和乔伊斯——开始对这种小说创作传统提出挑战。在法国,这一挑战与20世纪每一代中的好几位小说家相关。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会发现,通过探索摹仿小说的对立面,这些小说家也构建了一种真正的发展潮流。这一潮流具备自身的发展逻辑、发展过程和发展进度,其中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是它的两个发展加速期。处于这一潮流中的作品尽管特点各异,但也表现出某个重要的共性,即与以人物塑造和故事叙述为核心的传统摹仿小说拉开了距离。亨利·戈达尔的《小说使用说明》即关注了这样一种革新性的批判潮流。本书共十四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通过种种形式创新来“反摹仿”的法国小说家及其代表作,清晰地呈现出二十世纪前七十五年中,法国小说所走过的一条反传统路径,并分析了这条路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这一分析,亨利·戈达尔揭示了小说创作的多种可能。

亨利·戈达尔(Henri Godard,1937— ),巴黎索邦大学文学博士,巴黎索邦大学荣休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塞利纳研究专家,法国塞利纳学会创始人之一,亦在马尔罗及吉奥诺研究领域成果卓著,曾受邀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教授20世纪法国文学。

顾秋艳,南京大学法语系翻译硕士。译有《潘帕斯人》(合译)。

陈岩岩,南京大学法语系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正怡,南京大学法语系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