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安全流通

数据要素安全流通

大数据技术丛书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从背景、技术、产业、政策等多个维度深度解读如何实现数据要素安全流通的专业指导书。来自4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超100位业界专家参与编撰,来自中科院、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阿里巴巴、腾讯等单位的10余位知名专家亲自指导。

本书理论和实践兼备。书中囊括了数据可信确权、数据资产化、数据安全保障三大领域技术方案,从核心产业、基础设施、咨询服务三个维度划分数据要素安全流通的产业生态链,深度解读了国内外重点政策、法规,汇聚了通信、金融、政务、能源、工业等6大领域40余个特色解决方案及实践案例。

本书共分为11章。

第1~4章从必要性、挑战、形式体系、机制等多个维度对数据要素安全流通进行深度解读。通过这部分,读者可以从整体上认识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并形成落地数据要素安全流通的思维和框架。

第5~7章围绕数据可信确权技术、数据资产化技术、数据安全保障技术以原理案例的形式进行解读,可指导多领域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在技术层面实现落地。

第8章从核心业务、基础支撑及服务咨询三个维度解读数据要素流通产业

第9章从全球视角梳理并分析数据战略、政策法规与标准、技术研发及成熟度、市场发展及成熟度等行业现状。

第10章介绍通信、金融、政务、政企、能源、工业等领域的数据安全流通典型综合案例。

第11章从国家、行业、个人等多个层面对数据要素安全流通进行展望,并给出能够促进数据安全流通行业繁荣、有序、健康发展的建议。

作者: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

作品目录

  1. 创作委员会
  2. 前言
  3. 第1章 为什么数据需要安全流通
  4. 1.1 数字经济新发展机遇
  5. 1.2 政策法规逐步趋严
  6. 1.3 数据要素市场化要求数据安全
  7. 1.4 数据流通技术迭代发展
  8. 第2章 数据安全流通产业的挑战
  9. 2.1 国际挑战
  10. 2.2 国内挑战
  11. 2.3 技术挑战
  12. 2.4 政策与法律的挑战
  13. 2.5 产业生态挑战
  14. 第3章 深入理解数据安全流通
  15. 3.1 数据要素解读
  16. 3.2 数据流通的形式及特征
  17. 3.3 数据安全流通体系
  18. 第4章 数据流通机制、模式、监管与保护
  19. 4.1 过往数据流通方式
  20. 4.2 数据流通机制
  21. 4.3 数据流通模式
  22. 4.4 流通的监管与保护
  23. 4.5 案例:政务领域的nXDR式网络安全监管与指挥协调
  24. 第5章 数据可信确权技术
  25. 5.1 区块链技术
  26. 5.2 分布式数字身份
  27. 5.3 数字水印
  28. 5.4 数据存储加工阶段
  29. 5.5 数据流转阶段
  30. 5.6 案例一:标信融
  31. 5.7 案例二:汽车大数据区块链平台
  32. 5.8 案例三:海关AEO区块链服务平台
  33. 第6章 数据资产化技术
  34. 6.1 数据价值评估概述
  35. 6.2 数据价值评估方法
  36. 6.3 数据价值评估技术对比
  37. 6.4 案例:某省级数据资产化服务项目
  38. 第7章 数据安全保障技术
  39. 7.1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技术
  40. 7.2 数据治理技术
  41. 7.3 数据安全防护技术
  42. 7.4 多方安全计算
  43. 7.5 联邦计算
  44. 7.6 TEE
  45. 7.7 同态加密
  46. 7.8 数据安全溯源与确权技术
  47. 7.9 数据安全计算技术案例解读
  48. 第8章 全国数据流通产业生态链
  49. 8.1 数据流通核心产业
  50. 8.2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产业
  51. 8.3 数据流通咨询服务产业
  52. 第9章 数据流通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分析
  53. 9.1 数据流通政策解读
  54. 9.2 数据流通法律法规解读
  55. 9.3 数据流通标准解读
  56. 9.4 数据流通合规
  57. 第10章 六大领域典型行业数据安全流通案例解读
  58. 10.1 通信领域:中国电信“数信链网”实践案例
  59. 10.2 金融领域
  60. 10.3 政务领域
  61. 10.4 政企领域:基于数据安全流通用RPA在政企之间统计报表
  62. 10.5 能源领域:某市智慧能源大数据平台改建项目
  63. 10.6 工业领域:基于区块链隐私计算的工业数据流通平台
  64. 第11章 数据安全流通的未来趋势
  65. 11.1 数据价值与产业崛起
  66. 11.2 多数据技术融合创新发展
  67. 11.3 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68. 11.4 市场规范化与协同繁荣
  69. 11.5 安全产业链不断延伸覆盖
  70. 推荐阅读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