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信誉楼:四十年耕耘(1984—2024)

何以信誉楼:四十年耕耘(1984—2024)

让商业成为一种疗愈与滋养。信誉楼的四十年耕耘,与其说是一部商业史,不如说是一部心灵史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1984年,信誉楼从新华路上一家营业面积280平方米、员工30人的“小卖场”起步。到40年后的今天,拥有43家门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员工约4万名。在多种不利因素交织的2021年、2022年,销售额连续突破200亿元,纳税额连续超9亿元。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信誉楼何以穿越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企业周期,走出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

本书基于访谈百余人次、大量材料研究,揭示了信誉楼的发展秘密。本书不仅描述了信誉楼40年的发展史,还总结出了信誉楼商业活动的底层逻辑。本书最终得出结论,以信誉为本、诚信经营的信誉楼,做的固然是商业,但实际上展现的,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商业世界中的人性力量。一群平凡的信誉楼人,让这个世界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温度与力量。其基因与原点,来自以真实自然、简单有效为活法的创始人张洪瑞。让商业成为一种疗愈与滋养。信誉楼的40年耕耘,与其说是一部商业史,不如说是一部心灵史。

戚德志,财经作家、高级编辑,深耕人文商业领域,多年供职于第一财经、字节跳动等中国头部媒体平台。著有《未尽之美——华住十五年》(2021,中信出版集团)、《万物生生——TCL敢为40年:1981—2021》(合著,2021,中信出版集团)、《从连接到激活——数字化与中国产业新循环》(2022,中信出版集团)等。

作品目录

  1. 开篇 一部心灵史
  2. 现象:“百强企业中绝无仅有的长跑冠军”
  3. 体验:信誉楼的“商品”与“服务”
  4. 本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
  5. 溯源:4万名追求成功人生的信誉楼人
  6. 归因:老董事长的活法,是信誉楼的基因
  7. 第一部分 真老董事长的“活法”
  8. 第一章 真实 生命底色
  9. 为人:遵从自己的内心
  10. 处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1. 明智:活得轻松、自信、坦然
  12. 甘愿吃亏:坚定地去家族化,追求制度化
  13. 本心:对自己真,对他人真
  14. 第二章 求真 认知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
  15. 认知:每天进步一点点
  16. 实践:“耕耘心态”
  17. 留有余地:“欠一口”
  18. 简单:返璞归真,直抵本质
  19. 第三章 真诚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0. 切实为他人着想:用对方的思维方式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21. 彼此需要:维持员工与企业关系的不仅是感情
  22. 诚信:言必信,行必果
  23. 威信:敢作敢当、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热爱事业
  24. 向心力:吸引力法则
  25. 第二部分 信誉信誉楼的最大“秘密”
  26. 第四章 信念 把主要精力放在做企业而不是赚钱上
  27. 夯实基础:开业六年不盈利,却宣布信誉楼成功了
  28. 核心能力:不依靠“能人”,依靠文化、组织和制度
  29. 教学型组织雏形阶段:从职工业校到《信誉楼人》店刊
  30. 教学型组织成熟阶段: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终身学习体系
  31. 案例教学法:教学型组织的灵魂
  32. 人力资本股权化:从劳动股份制起步的股权激励
  33. 制度完善: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优秀企业的“产品”,而不是原因
  34. 把握规律:崇尚“基础决定楼层”,不赞同“超常规”发展
  35. 永远不上市:有形资产有限扩张,无形资产无限扩张
  36. 正本清源: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
  37. 打破魔咒:探索一条企业健康长寿之路
  38. 第五章 创业初衷 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
  39. 搭台唱戏:为下属喝彩、鼓掌
  40. 关注关爱:“员工第一”是落实“顾客至上”宗旨的根本保证
  41. 宽严并济:没有科学化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一场灾难
  42. 选好定位:既不要勉强自己,也不要浪费自己
  43. 成功人生:有益自己,有益社会,无怨无悔
  44. 央媒专题:风清气正的小气候,这里没有人情债
  45. 以人为本:那些被成就的信誉楼人
  46. 第六章 中国式美好企业 切实为他人着想
  47. 场景再现:当顾客向你走来的时候……
  48. 视客为友第一阶段:讲诚信,买卖不欺
  49. 视客为友第二阶段:变“买卖两样心”为“买卖一条心”
  50. 视客为友第三阶段:为顾客当好参谋,帮助顾客买到合适的商品
  51. 视客为友第四阶段:为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52. 客我利相当:切实为供应商着想
  53. 竞争伙伴:同行是冤家?切实为商界同仁着想
  54. 以向社会负责为己任:疫情保供,守护民生的“逆行者”
  55. 重复博弈:最大的赢家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为他人着想的人
  56. “长把勺”:商品经济时代的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57. 第三部分 精神谱系40年的“变与不变”
  58. 第七章 变 自我进化
  59. 生生之谓易:变是内在生命力的体现
  60. 不得不变:成立事业部,提升企业竞争力
  61. 顺势而变:石家庄区域的先行先试
  62. 拒绝为了变而变:没有完美的模式和方案
  63. 变是为了不变: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64. 第八章 不变 基因不变,理念不变
  65.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会变
  66. 教学型组织不会变
  67. 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不会变
  68. 切实为他人着想的理念不会变
  69. 视客为友的理念不会变
  70. 打造真诚、专业、有温度的卖场
  71. 五大关键环节保障视客为友落地效果
  72. 切实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着想的理念不会变
  73. 第九章 传承 生生不息
  74. 不动心
  75. 逐光而行
  76. 美美与共
  77. 后记
  78. 参考文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