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审判

变形的人:卡夫卡精选集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718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世上有些门本是专为你而开设,为何你历尽千辛万苦,却始终无法进入?

☆深刻影响法律界,美国法学院通用教科书《法律之门》引用和推崇的文学经典。

☆特别收录卡夫卡剖解自己人生之路的经典长信,《致父亲的信》。

☆著名学者、翻译家冯亚琳教授经典译本,专文导读。

☆特别收录卡夫卡罕见画作与详尽卡夫卡年表。

☆纪念卡夫卡去世百年,著名设计师廖韡倾情设计,再现卡夫卡精神。

银行高管约瑟夫·K有着令人称羡的工作,前途无量,然而,在他三十岁生日清晨,一群黑衣人出现在他屋中,宣布他被逮捕了,罪名未知。如此遭遇,实在莫名其妙。K就这样与法庭就自己的审判展开了博弈,他最初的自信却在繁缛复杂的法律程序中消耗殆尽,他的抗争努力被缓慢转动的宏大体制绞得粉碎。作为一个个体,K最终宿命般走向无可奈何之境。

这是卡夫卡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其风格鲜明凸显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卡夫卡无情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所必然面临的生存困境。此外,本书特别收录卡夫卡自我剖析成长之路的《致父亲的信》,呈现一个内心充满困惑、愤懑的“人之子”。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生于布拉格犹太商人家庭,与父亲关系始终不睦。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任职于工伤保险公司,并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病逝于维也纳。作品多呈现小人物在社会重压之下孤独、苦闷、恐惧而又不甘屈服于命运的生存状态,文字简练,风格冷峻,但因作家丰富而玄奥的思想,留下可供多样化解读的巨大空间。卡夫卡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奉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代表作有《城堡》《审判》《变形记》等。

冯亚琳: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兼欧洲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德语文学与文化——阐释与思辨》《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等,译有《审判》《比目鱼》等。

马嫽:任教于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德语文学等研究与教学工作。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