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洗涤灵魂之作,高尔基的枕边书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05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高尔基的枕边书,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因此书对屠格涅夫推崇备至,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1851年,《猎人笔记》成书之后,当局震怒,屠格涅夫因此被迫离开了故乡俄国,长期旅居西欧,他也因此被推举为国际文学大会副主席(主席是维克多·雨果)。

◆插画师亲赴屠格涅夫家乡奥廖尔省采风,纯手绘19世纪俄国风格插图。

◆关于苏联之前的俄国风光,再也没有比《猎人笔记》更让人推崇备至的描绘了。

◆一幅俄国贵族猎手乡间狩猎生活绘卷。

◆与我们比邻而居的土地上不仅有畅饮伏特加的苏俄战士,更有痛饮格瓦斯的文艺猎手。

◆当代最顶尖的俄苏文学翻译家,《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复活》译者力冈大师呕血力作,堪称国内优质译本

国际文学大会副主席,“俄国文学三巨头”屠格涅夫影响最大的成名作。

《猎人笔记》以一个贵族猎手驰骋乡间的行猎之旅为线索,描绘了美丽的俄国景色和乡间习俗,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

在猎手的眼中,有美丽的俄罗斯乡间美景,有痛饮格瓦斯的好客农家,有庞大惊人的马市,也有遭情人背叛的美丽乡村少女,两情相悦却注定天人永隔的恋人,天籁之音的怯弱农民,正直乃至固执的地主老爷,苦苦追求理想最终重病而亡的大学生;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等到黄昏林隐,带着猎物,痛痛快快的来上一杯格瓦斯,期待着明日新的乡间狩猎之旅。

而猎手眼中的这一切,组成了他热爱的俄国。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1.9-1883.9.3):19世纪俄国作家。

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

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该作品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

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文豪。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

1883年病逝于法国巴黎。

代表作《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阿霞》《初恋》等。

力冈(1926.12.21-1997.02.02):俄苏文学翻译家,本名王桂荣,山东广饶人。

一生翻译了《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风雨人生》《猎人笔记》等近七百万字的俄苏文学作品。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