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在富士康"的豆瓣成员(801)
8.4
- 力荐42.2%
- 推荐42.1%
- 还行13.9%
- 较差1.4%
- 很差0.5%
- HD2013-05-04读过这是本不错的作品,对了解真正的富士康工人生活状态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有"洁癖"的我,对里面的错别字无法忍受!品质是价值和尊严的基础!
- bluedavy2013-05-04读过
- CJ2013-05-04读过工业与现代化
- 土豆2013-05-04读过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真实的富士康。。
- Qing2013-05-03读过没有带着预设的态度去描述富士康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讨论还是太过浅显,没有触及到关键。
- 林小冉2013-05-03读过
- edison2013-05-03读过
- Magnolia2013-05-03读过略欠深度 却也 留白思考 文章篇幅不长, 未及讨论出众人关心的富士康自杀问题的缘由。或许作者卧底半个月余,尚不足探出其中缘由。 尽管作者同步叙述着福特,丰田的精益生产论, 但本身并未带任何强烈的主义和妄见,除了数度评价富士康管理制度看上去虚伪。 我的一些散乱的感想: 1. 秩序与教育 可能是受部分精英思想的冲击,读下来觉得管理这么一个大规模, 低利润, 工人素质普遍较低的生产环… (查看全部)
- 手机匿名用户2013-05-02读过
- Eyon2013-05-02读过用另一个角度反思富士康
- wang meng2013-05-02读过制造业的未来在哪里? 我们都不希望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就是千万个富士康。富士康这个将日本精益生产模式搬到中国,执行得近乎淋漓精致的企业。为什么反而会遭到世人的厌恶感?仅仅是因为“跳楼”事件与作业员机械般的劳动吗?对富士康的厌恶,也许就是对未来不想成为这种状态的恐惧,甚至就是对现有状态的默哀。富士康搬来了日本精益,从中提高了生产效率,获得了利润,成为了世界前50强。没有一家日本企业,甚至TPS的创始… (查看全部)
- 卓木紫麒麟2013-05-01读过也许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缘故吧,其实不仅是工人,作为学生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感觉现在的大学生就像是批量生产的产品,300多人在一个大教室上课,后边的人连黑板的字都看不到,效果又能怎样呢?学校只管完成指标和任务,却连产品的质量都不能保证。不同于富士康的是,学生相对自由,还可以读研读博,到最后总会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是富士康的工人管理相当严格,晋升的机会也是杯水车薪,我希望管理者能够提高工人的… (查看全部)
- 宇宙2013-05-01读过我觉得至少比《打工女孩》好吧。
- hex2013-05-01读过发现好几个《第一财经周刊》附赠的小册子都不错
- Bears2013-04-30读过
- ppYang2013-04-29读过写生
- mi2013-04-29读过
- Cindy2013-04-29读过
- 木豆子2013-04-29读过
- 艾艾2013-04-28读过
- saisun2013-04-28读过
- 清风士2013-04-28读过多能工是个出路 具备多个工站操作技能的工人叫多能工,一天一换或者一周一换,可以解决人做傻掉的问题。机会总是有的,关键是心态,逆境中更磨练人。 能深入一线切身感受人值得肯定.
- 盛开在忘却之后2013-04-27读过
- 打盹的拉布拉多2013-04-27读过15天工期太短了,好多工种以及与之相干的管理都没摸清,更别说对人性的探讨了,可惜了这么好的经历。
- 陌上花开2013-04-27读过在富士康 (转发)2012年11月4日,《第一财经周刊》人物主笔李申,化妆成工人到淮安富士康应聘,在生产线上工作了15天,写下了这篇报道。我读了两遍,眼眶湿润了两次。 富士康一直是一家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企业,不仅仅是因为2010年开始的连续11起员工跳楼事件,而且因为它是苹果公司攫取高额利润的重要一环,在全球都受到关注。 福特曾说:“没有人能管理100万人。”那是因为他活得不够长,…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