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生涯

苜蓿生涯

——我的民办教师经历

第一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非虚构组

查看征文大赛评选详情
专家评分6.41读者评分7.41
苌楚质朴平实地叙述了农村民办教师的生活,纵然文字简单,一颗对乡村教育的奉献之心却不简单。── 林二
文字清洁。写作真挚而不矫情,有乡村野趣,有政治问责。作者说《凤凰琴》写的太过苦情,亦有同感。这部作品有理想的情怀,有真挚的故事,有雅洁的文字。坚强,健康,不求怜悯。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mikelong

作品简介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决选作品

所属组别:非虚构组·我的历史

作品详细地叙述了作者自十七岁开始的民办教师经历。民办教师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但作品中的民办教师生活却不乏快乐,皆因美好青春和理想主义为这些清贫的日子打上了亮色。纯净的人生,纯朴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乡村教育的真实环境和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

民办教师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名词,特殊国情的一种特殊教育群体,又称“耕读老师”。他们在广阔乡村各个简陋的小学里任教,被知识分子、公务员看成“农民”,被邻里乡亲尊为“先生”,教学之余还精心耕种几亩田,农忙之暇又不忘读书,保持着中国读书人亦耕亦读的古老传统,为中国农村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以一个亲历者的经验,讲述民办教师生活的种种艰辛以及教师们朴素的乐观主义,叙事平和质朴,感情真挚恬淡,谦而不卑,值得一读。

张红,女。一个教书的人,曾经的民办教师,而今的乡村教师。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这是乡间,深入广阔田野的腹24 人
  2. 个人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求温饱,求简单的生物性地活着,而是在生命权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求身与心的自由发展。10 人
  3. 有点叹为观止了。10 人
  4. 是乡间,深入广阔田野的腹地,植物们无遮无拦地生长。草、树、裸露的泥土、齐齐整整的田畴、常常断流的河流、从不陌生的面孔、无须赞美的阳光、空气和往复的四季,然后是老竹院。我不想说出,这是爷爷年轻时开荒开出来的地方。他是个说不清什么路数的部队里逃跑的壮丁,昼伏8 人
  5. 人年轻的时候,总拼命着要离家远行闯世界,到了人生的老年,却要叶落归根6 人
  6. 这是我十几岁的时候6 人
  7. 看来,这样的日子会年复一年地继续下去,还似乎无怨无悔。6 人
  8. 总之,天地那么大,道路那么宽阔,生命只不过是一次经历,活法不只有一种。4 人
  9. 黑。又忆六月蚊4 人
  10. 虫多,帐中点灯子4 人
  11. 等待也是一种生命状态,静静地等待,等待母亲归来,等待晚餐,等待长大,等待,然后镇静地看着青春缓慢然而飞速奔来。3 人
  12. 可怜呆儿无友伴,独来独往自开心。春入竹林拾笋叶,夏到田埂赏秧绿,秋登长堤迷晚照,冬堆白雪筑冰屋。曾闻蹒跚学步时,绕墙扶竹寻母亲,嘴啃泥地爬不起,滚身尘泥难为情。手持小铲造炉灶,泥当米饭和水蒸,烟火熏目泪欲倾。米饭已熟菜已备,树影日光邀客人。端水自饮权作酒,咿咿呀呀自醉心。黄金儿时不复再,女儿七岁入校门,痴呆愚钝无言语,形影相吊唯书朋。惊羡书中天地阔,隐入其间不忍出。黄昏尚辨蝼蚁字,母呼吾儿惜眼睛,惊起方知天已黑。又忆六月蚊虫多,帐中点灯子夜过,忽闻惊雷激雨下,屋漏湿书乱手脚。慧书初启灵心智,蒙昧始开目始明。3 人
  13. 我常常想,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性。可能刚一出世就夭折,可能活过百岁;可以到处行走,或者在一个地方长久停留;可以当兵、做官、经商、写书、航海、演戏、行骗、乞讨;可以平凡地活着,不耐烦了就揭竿而起;可以无所事事躺在海边,望着天空发呆;也可以守着一块薄田,春种秋收,直至到老默默死去。总之,天地那么大,道路那么宽阔,生命只不过是一次经历,活法不只有一种。2 人
  14. 我不想说出,这是爷爷年轻时开荒开出来的地方。他是个说不清什么路数的部队里逃跑的壮丁,昼伏夜出,历尽千辛万难逃到这里,在河流2 人
  15. 逃跑的壮丁,昼伏夜出,历尽千辛万难逃到这里,在河流堤岸这边垒土为墙,伐木为檩,以草为盖,栽下橘2 人
  16. “吃饭”是怎样有力地支持着人生重大事件的选择2 人
  17. 求简单的生物性地活着,而是在生命权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求身与心的自由发展。2 人
  18. 十八岁左右的我这样想。最好是周末,老师和学生都回家了,唯一的飞行员跳了伞,一声巨响,火光冲天,我们这所偏僻的小学就可一夜成名,就可名正言顺地找2 人
  19. 下雨啦,雨水从教室屋顶黑色的木檩与木椽之间飞流而下,像几匹细小的瀑布。我们撑开伞,孩子们在雨伞下笑、尖叫,说教室里长蘑菇啦,黑色的蘑菇啊,然后咿咿呀呀继续读书。2 人
  20. 孩子们在雨伞下笑、尖叫,说教室里长蘑菇啦,黑色的蘑菇啊,然后咿咿呀呀继续读书。2 人
  21. 有一晚,我终于听到了勾魂鸟的叫声。我是被那种叫声惊醒的,睁开眼,油灯依然亮着微弱的光,洒在窄小的房间里。不知道是深夜几点。只有静,千古洪荒的静,然后就是那种声音。仿佛一个披着长头发的女怨鬼在凄风苦雨中呜咽,诅咒,尖利凄厉到不可以形容,有无穷的悲惨,无尽的冤屈,散入无边空茫。我一动不动地躺着,仔细分辨这种声音出自人,出自物,还是出自于无形。我没有恐惧,有的只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深深敬畏。后来我知道了,这种鸟就是猫头鹰,它的学名叫鸱鸺。2 人
  22. 伢,你要读书。读书了学手艺不需要请师傅。书就是师傅。”2 人
  23. “胡妈,现在只有猪才吃这种东西呢!你把我们当猪喂呀!”胡妈说:“嘿!还不肯吃?明天早晨,一人一根绳,把你们拴在稻田里,不吃也得吃!”2 人
  24. 我们默默无言地在田埂小路上走着,领略大自然电闪雷鸣和黑云压天的壮丽。2 人
  25. 滥造的,这就是2 人
  26. 等待也是一种生命状态,2 人
  27. 要说一下的是:至今,我们的学生仍然是自带课桌。2 人
  28. 熟菜已备,树影日光邀客人。端水自饮权作酒,咿咿呀呀自醉心。黄金儿时不复再,女儿七岁入校门,痴呆愚钝无言语,形影相吊唯书朋。惊羡书中天地阔,隐入其间不忍出。黄昏尚辨蝼蚁字,母呼吾儿惜眼睛,惊起方知天已黑。又忆六月蚊虫多,帐中点灯子夜过,忽闻惊雷激雨下,屋漏湿书乱手脚。慧书初启灵心智,蒙昧始开目始明。这是我十几岁的时候胡编滥造的,这就是我的童年。那时,田野一望无际,看不见人影;黄麻密密麻麻,高可遮天;竹林幽2 人
  29. 儿七岁入校2 人
  30. 入校门,痴呆愚钝无言语,形影相吊唯书朋。2 人
  31. 阔,隐入其间不2 人
  32. 六月蚊虫多,帐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