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我为什么参加上山下乡

作品简介

在这些年的田野调查过程中,我听到知青们最多的感慨,就是子女对他们过去的故事没什么兴趣。“每次和孩子说,他就反问‘既然不想去,为什么要去?又没有人逼着你们去,去了也可以回来嘛’,完全说不通”。在这篇小文之中,我选取了4个籍贯不同,因为不同原因、在不同的地方参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看完他们的故事,也许能回答知青子女们的问题:你们为什么参加上山下乡?

拙作《亚热带雨林的一千零一夜》上架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鼓励与肯定,五内感恩。我的文笔不算太优美,最多只能说还算得上“流畅”。能够有幸摘得第三届征文大赛非虚构组的首奖,不过是因为真实的经历比任何虚构的故事都更有力量罢了。这篇小文延续了“一千零一夜”的朴实风格,而我只是一个记录者,阅罢此文,是非功过,自有读者评说。

作者自述

本文来自我八年以来的田野调查内容,对文中人物进行了匿名处理,并且删除了隐私部分,事件本身则都是真实的。这是一本篇幅不长却格外沉重的小书,你,真的想要打开看看吗?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流萤已经飞过”9 人
  2.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8 人
  3. 在我看来,不妨暂时放下价值上的判断,放弃“可恶”、“可爱”、“可怜”、“可耻”这些情绪的、道德的标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理解人的行为,我们会发现无论这种行为在当下的价值体系看来合理还是不合理,总有其从一而贯的逻辑。4 人
  4. 周建新,好比一棵原本在河边被踏入污泥中的小草,几乎摧眉折腰,命悬一线,却最终在暴风骤雨中洗尽铅华,重新傲立于雷雨冰霜的天地间。3 人
  5. 一次是86年胡耀邦下台之后,江海川为他说话,第三次是在不可说运动中为学生们鸣冤。3 人
  6. 刻板印象让人们免于深思熟虑和创新进步,囿于熟悉的comfort zone2 人
  7. 周建新见自己去了一趟牢房,就走上了光荣的道路,顿时感觉哭笑不得又莫名悲伤。2 人
  8. 他在这条河里艰难的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努力养活一大家人。2 人
  9. 。我眼中的周建新是一位慈眉善目,充满人生智慧的老人,他在时代的浪潮中艰难跋涉,他一次次抓紧命运抛给他的机会,哪怕那希望的小火苗只有微弱的一丝光亮。无论身处条件艰苦的农村,还是发家致富、飞黄腾达之后,他都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放弃,不言败,做善事,结善缘,他在讲述如何下河捞尸体赚钱糊口的时候失声痛哭,也在与我告别时对我提出殷殷鼓励。2 人
  10. ,也许和我的父亲有关系吧。2 人
  11. 没有荒诞的狂热,怎么会有荒谬的这一切?2 人
  12. 只是那个年代只要给你扣上一顶帽子,你就百口莫辩。2 人
  13. 林昱对我说,我觉得我就像唐吉柯德,好像到处都是我的敌人,可是我又不知道我的敌人在那里。不知道应该去找谁解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甚至不知道能不能解决。而一晃,四十多年就过去了。2 人
  14. 四十年时间如一双翻云覆雨手,而这一条归乡的道路,竟然是如此地漫长。2 人
  15.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绝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念2 人
  16. 江海川在劳改队无人可以交流,慢慢养成了夜读的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回到茅草屋,从晚上8点看书到12点,最开始看的是文学书,后来看了马恩列选集,又看毛泽东选集,还有鲁迅全集,中国通史,有的时候也厚着脸皮和昆明来的知青借书,诗经楚辞手抄本,只要有字的纸,他都不放过。江海川就是靠着每天晚上4个小时的阅读才摆脱内心的郁2 人
  17. 这些人在他看来都是很可怜的、被蒙蔽的,就像鲁迅小说里的华老栓、华小栓,和他们计较什么呢?2 人
  18. 。江海川得意地说,不管怎么样,他总能找得到自己的转机,哪怕是很小的一丝缝隙,这就是他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就算实在没事可干了,那就把中国古代经典再重新读一遍,也算是充盈自己的知识积累。2 人
  19. 只因人生春去秋来,有起有落,光阴轮转,冷暖自知。2 人
  20. 长大成人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不论是之于我们,还是之于我们的父辈,甚至之于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因为离开家之后,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被远远甩在身后的,是难以回去的故乡和纯真灿烂的旧时光。2 人
  21. 。因为离开家之后,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被远远甩在身后的,是难以回去的故乡和纯真灿烂的旧时光。2 人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