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雨林的一千零一夜

亚热带雨林的一千零一夜

献给知青一代的青春之歌

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
非虚构组 首奖

读者评委评分:8.19
查看比赛详情 >
一篇基于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报告文学,作品以云南知青的口述史为基础,真实展现了70年代的边疆知青生活,这些父辈的故事是中国在特殊年代里谱写的一曲悲怆挽歌。作者用了八年时间坚持走访调查,最后以克制的笔触写下了对于「知青」群体的反思与纪念,这样的历史记录者值得尊敬。

作品简介

本文是一篇基于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报告文学。1971年至1979年,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亚热带雨林,有一群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留下了他们的青春。本文以他们的口述史为基础,真实的展现了70年代的边疆知青生活。全文以时间为主线,穿起了十个小故事,呈现了云南兵团知青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探亲、恋爱;同时亦涵盖了红色年代的诸多重大事件。如果你了解知青,本文会给你带来强烈的共鸣;如果你还不了解知青,这里则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生于共和国七八十年代的孩子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父辈常常在耳边念叨过的“上山下乡”?这是一篇关于我们的父辈们的故事。它的文笔没有什么特别,质朴无华,读来却令人唏嘘,感到悲怆,这是一曲革命年代的血色挽歌。

读史求实。本文便是浩瀚历史长河中一朵短暂的小浪花。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艰难地经历革命年代而屹立不倒的人们;献给那些希望了解华夏大地上那一场轰轰烈烈运动的人们;献给那些生活幸福、不愿历史重演的人们。

作者自述

经历了八年的知青研究生涯,我手边的相关资料摞起来大约与我等高。其中有官方史料、当代小说、个人回忆录,也有学术著作、影像记录等等。知青故事对我来说实在太熟悉,饭桌上随随便便就能讲上几个小时。但是我并不愿意太多的去讲这些,因为我的同龄人们,对上一辈的故事其实并不很感兴趣。我也有一些忘年交的教授朋友,她们总是建议我写一写我听过的知青故事,包括我的硕导陈映芳教授也开玩笑说,自己这么多年来培养了太多的学者学生,还没有出过一个作家学生,她还指望我做这个零的突破。

几年来我都没有动笔,原因其一在于我希望能保护我的田野对象的隐私,这在社会学中几乎是一个永恒的伦理问题,而我内心有太多纠结;其二在于,我并不希望站在知青一代的肩膀上为自己博取什么盛名,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不是我的,我不能去写《山楂树之恋》,然而我又写不出《黄金时代》,于是就这样搁置下来了;其三是,知青的问题太复杂,牵涉到太多不可说的不可说,我也承认早年自己看问题更偏激些,因此胸中颇有些意难平,这样情况下落笔,恐怕写出来的东西也充满了不必要的愤怒。

这次参加豆瓣的征文比赛,也不过是很偶然的契机。最近一两年我的想法有些变化,我想不能因为自己的“清高”姿态而忽视了学术人的使命,我一直都知道知青是被时代无情戏弄的一代,借用我博导的话,他们是失落的一代,我也知道他们是无比渴望发声的一代。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替他们实现这个愿望,我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文字,为中国当代史的清朗做出一点点贡献。

真的决定开始落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进展反而很快,毕竟,我不需要去费心编织剧情冲突或者反转的情节,生活本身就是一出好看的剧。当然我的文笔并不算出类拔萃,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润色,实在是一个遗憾。但我至少做到了通顺、流畅、清晰。在感情渲染方面,我把悲伤和愤恨的情绪控制在了最小的范围内。我只想讲好我的故事。至于是不是好的故事,还请读者们来评判吧!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