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科技青年的文艺书 Vol.1

给科技青年的文艺书 Vol.1

光线和声音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作品收录了对当代前卫新媒体艺术家的访谈和对其声音或光线作品的介绍。

关于声音:在过去的二十世纪里,刺激我们耳朵的“声音艺术”,一直被简单地等同于视觉艺术的配音者。声音很少得到过尊重,它淹没在每时每刻的体验中,像免费恩赐的晚霞一样被漠视,甚至因为太过泛滥而被斥为“噪音”,或者“聒噪”,不受礼遇。如果说晚霞被艺术家拍摄、洗印,就等同于被提炼、改造;当蛙声被录音、编码、拼贴、重组,也等于进行了技术深加工,把“聆听”的重要性摆上了台面。声音与视觉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达到共通的感知;而以机械、动力、电子或数码为核心创作的声音装置,具备了物理的轮廓,开辟了特定的艺术空间。不管是掏出相机准备拍照时镜头的伸缩声、或是汽车电子设备发出的警告声,以及手机的铃声,都可以前所未有的耐人寻味。

关于光线:光和色彩像是上帝最美妙的造物,燃起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如果把世界中凝固的实体比作山,那么光和色彩就像是河流。形体的内在精神在光的作用下,从清晰的棱角、边界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禁锢。不用读过任何一本美术史,就这么静静看着,就能感受到创作者和你心有灵犀——或许这正是艺术的原始魅力。

陈婧(出了巴黎,就是沙漠),现居巴黎,新媒体人。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微观察,思索和分析IT科技正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社会关系和并不遥远的未来。

作者自述

在巴黎,最不疲乏的事情就是看艺术。居住在这座游客如织的城市,每年判断春来秋往的一个办法,不是看人行道上梧桐树的叶子是绿还是黄,只要凭听觉就可以。漫长的冬季过后,街上那些爱大笑、说话时还带着“儿化音”的是美国人,爱逛跳蚤市场、带点大舌音的是西班牙人,爱喧嚷、总是平舌音的是韩国人......他们不同肤色、操着各国语言,从各个大洲涌来,如同朝圣一般来到这座世界的文化首都,而我就作为旁观者看着他们。

每天卢浮宫门前排队的游客,绕着金字塔蜿蜒如龙。奥赛博物馆门前,虽然还没有和莫奈来一个近距离接触,就已经有游客手捧着指南,急着寻找到心中的印象派画家。还有蓬皮杜艺术中心,古怪的管子、突兀的造型和让游客们大呼“看不懂”的收藏。但是,卢浮宫里的艺术品历史已经上千年,短的也有了几百年,就连蓬皮杜艺术中心里的展品也不下几十年,难道艺术品真的必须像美酒“越陈越香”吗?以至于,我们只能经常去到博物馆里膜拜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作者,来一场追悼会般的“生死对话”?

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呢?如果作品和作品之间存在差异,它们的差别仅仅在于形状和颜色的不同吗?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作用,只是被当作高级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吗?遗憾的是,当我们的生活早已进入到信息和科技的时代,我们可以在网上参观卢浮宫,可以在线欣赏大英博物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还停留在一支画笔和一幅画板的阶段。

而当你去审视这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东西,才能跳出藩篱,体会到“活着的”当代艺术的精彩。这些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们,思索的正是信息科技时代的艺术与哲学命题——除了绘画和雕塑,光线和听觉能否成为某种艺术作品?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还有舞台表演,是否也能借助计算机和新技术的力量,而前所未有的精彩?当计算机和其他高科技与人类的身体结合、与其他生命捆绑,艺术家们是不是可以像上帝造物那般创造出“赛博格”和新物种?进而,我们生活的空间,那些“建筑”会不会变得“智能”并具有生命?尤其,当传统艺术品只能像遗体一般摆在那里被静静瞻仰时,新媒体艺术也将思维的触角指向新的文化命题,我们如何与艺术进行互动?

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正像工程师一般,重新勾勒着我们对当下和未来生活美学的憧憬,或是传递着他们对未知的忧惧,因而他们需要像达芬奇那样,既是伟大的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不仅会拿起画笔,还会计算机编程、会机械装置、懂得人工智能。而当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相互增进,我们的科学家们也需要运用艺术的思维,才能让科技的世界不再冰冷、变得有体温,就像爱因斯坦所说:“这个世界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由可以由音乐的音符来组成”。

《给科技青年的文艺书》是一本通过对话,帮助文艺青年欣赏科技和帮助科技青年领悟文艺的当代艺术地图,也是一部通向未来的生活美学指南。就像巴黎这座城市双子座的分割,左岸是文艺,右岸是科技,西岱岛分流后的塞纳河水,相互仰望,奔流不息。当“文艺”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市侩,或是越来越卑微,你并不需要抛弃她,身在科技的右岸,只需要一个投向左岸的回望,就能找到她的应然。

作品目录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