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音乐

制造音乐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2405 评价豆瓣读书
¥179.99¥178.99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7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爱乐人的必读“圣经”,每一个音乐人必备的摇滚经典!

●《时代周刊》盛赞“摇滚的文艺复兴人”、摇滚史上极具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Talking Heads)主唱大卫·拜恩重磅力作!

音乐创作是创造力的释放还是为了迎合人心?演奏场地的变化会对音乐创作产生哪些影响?服装风格是如何影响演出效果的?音乐人写歌时,是先有旋律还是先有歌词?磁带、黑胶唱片、光盘等科技如何改变了听众聆听音乐的体验?

摇滚史上最具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的组团过程、如何成为当红现场表演乐队以及历次表演造型变化的灵感……

《制造音乐》堪称一部音乐进化史。从演奏音乐的场所对音乐的呈现方式、技术变革对音乐创作及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到音乐的神经学基础,大卫·拜恩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更是一位思想家。这本书将会改变你听音乐的方式!

大卫·拜恩

被《时代周刊》盛赞为“摇滚的文艺复兴人”。

作为摇滚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的主唱和灵魂人物,大卫·拜恩一次次带领乐队进入未知领域,其前卫的实验性和艺术性深刻地影响了流行乐的发展,并入选西方摇滚乐最高荣誉“摇滚名人堂”。

1987年,大卫·拜恩与日本音乐人坂本龙一及我国作曲家苏聪合作,为影片《末代皇帝》创作音乐,赢得了奥斯卡、金球和格莱美三大奖项的认可。拜恩还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于2006年出版了写生作品集《植物园》(Arboretum)。

艺术创作之外,拜恩还是积极支持骑自行车出行的践行者,他享受骑行给自己带来的自由和兴奋。直到现在,他都将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主要工具。2009年,在出版了《自行车日记》(Bicycle Diaries)之后,拜恩拍卖了自己的折叠式自行车,为伦敦自行车运动协会募资。

作品目录

  1. 推荐序 《制造音乐》再一次颠覆了我对于音乐的认识
  2. 引言 “重”听音乐
  3. 测一测 你了解那些冷门的音乐小知识吗?
  4. 01 逆向创作
  5. 我们都是非洲人
  6. 流行音乐
  7. 请肃静!
  8. 录制音乐:留声机取代了音乐厅
  9. 当代音乐演奏场地
  10. 鸟类也一样
  11. 生物界的交响曲
  12. “演奏”建筑
  13. 02 我的演艺生涯
  14. 街头表演
  15. 重新拥抱摇滚乐
  16. 传声头像乐队
  17. 服装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18. 成为一支真正的乐队
  19. 现场演出
  20. 从日本艺术中获得灵感
  21. 重置舞台
  22. 最有野心的一场表演
  23. 巡回演出
  24. 舞蹈:不只是“做点动作”
  25. 03 科技塑造音乐:模拟
  26. 爱迪生的第一代圆筒录音机
  27. 录音的目的是什么
  28. 被冻结的音乐
  29. 一首歌的时间有多长
  30. 即兴变创作
  31. 录音创造的新世界
  32. 科技乌托邦主义首部曲
  33. 表演之外:磁带录音
  34. 格伦·古尔德的预言
  35. 乐器科技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36. 多轨录音让你跟自己合奏
  37. 黑胶唱片
  38. 盒式磁带
  39. 舞厅音乐
  40. 04 科技塑造音乐:数码
  41. CD的出现与滥用
  42. 为了便利而牺牲音质
  43. 音乐软件与取样创作
  44. 独享音乐
  45. 脑中的声音记忆
  46. 科技带来了什么
  47. 05 发现新音乐:集展
  48. 少比多更有价值
  49. 方式1:业内人士的推荐
  50. 方式2:音乐自身的号召
  51. 方式3: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52. 权力归于大众
  53. 方式4:叙事
  54. 06 录制音乐
  55. 解构与隔离
  56. 想象中的田野录音
  57. 录音程序对音乐的影响
  58. 音乐引导歌词
  59. 两张专辑同时进行
  60. 巴黎:一座非洲城市
  61. 纽约:神秘的拉丁城市
  62. 我的同名专辑
  63. 录音室走入家庭
  64. 线上录制的弊端
  65. 自制作品
  66. 专辑成了赔钱货
  67. 07 共同创作
  68. 切磋受益
  69. 记谱与交流
  70. 站在巨人肩上
  71. 与偶像一起创作
  72. 从文字入手——别人的文字
  73. 精雕细琢出佳作
  74. 浮现式叙述法:让歌词自动浮现
  75. 08 音乐人的发片与生存现状
  76. 音乐是什么
  77. 唱片公司都做些什么
  78. 发行模式
  79. 专辑之外的收入来源:授权
  80. 流媒体时代的挑战
  81. 音乐创作的意义:自由或务实?
  82. 数字科技打造的美丽新世界
  83. 09 场景的诞生
  84. 要素1:必须有空间大小与地理位置合适的场地来呈现新作品
  85. 要素2:艺人应该有权表演自己的作品
  86. 要素3:驻唱艺人在不表演的时段也能免费进场(也许还会有免费的啤酒!)
  87. 要素4:远离主流音乐场地
  88. 要素5:房租必须便宜!便宜!再便宜!
  89. 要素6:乐队应该获得合理的报酬
  90. 要素7:鼓励人际透明度
  91. 要素8:观众可以无视乐队的存在
  92. 音乐场所的传承
  93. 横向和纵向统筹
  94. 10 业余创作者!
  95. 业余的优势
  96. 音乐好在哪里
  97. 赞助
  98. 流行音乐:资本主义的工具
  99. 毕尔巴鄂效应
  100. 栽培业余玩家
  101. 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102. 11 世界之声
  103. 音乐中的数学
  104. “声音之神”
  105. 音乐的生物学与神经学基础
  106. 音乐与情感
  107. 镜像神经元带动身体摆动
  108. 仪式中的音乐
  109. 视觉文化与听觉文化
  110. 用建筑演奏
  111. 自组织音乐
  112. 人类天生爱音乐
  113. 致谢
  114. 推荐阅读
  115. 索引歌单
  116. 图片出处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