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薪传(修订版)

武功薪传(修订版)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本书收录了张义尚先生武术方面的著作,包括金家功夫述略、武术杂谈、武术阐微、太极漫谈、真传易筋经、气功七论、峨眉宗气功摘录、心气秘旨修习口诀等部分。本书为张义尚先生亲传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孚琛研究员整理。

张义尚,1910年生于四川忠县,别名虚一,号悟通居士,莹阳子;晚年号惜阴居士、知非子。因年幼体弱,练习武术,精通金家拳、太极拳、形意拳等,早年就读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后长期任职于四川忠县中医院。在中医、丹道领域有很大的影响。2001年逝世,享年91岁。有学者评价云:“集国粹于一身,可谓国宝。其所知之广,钻研之深,为数百年来所罕见,当世盖无堪与比肩者。”张义尚著述丰富,涉及丹道、佛教、武术、中医等方面,曾张义尚,1910年生于四川忠县,别名虚一,号悟通居士,莹阳子;晚年号惜阴居士、知非子。因年幼体弱,练习武术,精通金家拳、太极拳、形意拳等,早年就读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后长期任职于四川忠县中医院。在中医、丹道领域有很大的影响。2001年逝世,享年91岁。有学者评价云:“集国粹于一身,可谓国宝。其所知之广,钻研之深,为数百年来所罕见,当世盖无堪与比肩者。”张义尚著述丰富,涉及丹道、佛教、武术、中医等方面,曾在海外出版有《养生蠡测》《仙道漫谈》等著作。

作品目录

  1. 序言
  2. 回忆练拳六十年(代序)
  3. 第一编 金家功夫述略
  4. 引言
  5. 金家功夫系统
  6. 《金家功夫原谱》回忆录
  7. 金家功夫之气功
  8. 四把捶略释
  9. 金家功夫运用变化示例
  10. 金家功夫原谱
  11. 金家功夫入门锻炼次第
  12. 金家功夫之评价
  13. 附:遣兴三首
  14. 尾跋
  15. 第二编 武术阐微
  16. 一 蜀东稀有拳种形意拳支派
  17. 二 内家功夫中的一支奇葩
  18. 三 金家功夫的灵魂
  19. 四 金家功夫的实战练法
  20. 五 “卍(万)”字与习武练功
  21. 六 蜀东金家功夫第五代传人
  22. 第三编 太极拳漫谈
  23. 一 《杨式太极拳练法详解》整录后记
  24. 二 杨式太极拳传真
  25. 三 与弟义敬谈拳
  26. 四 把杨式太极拳传到美国去的人
  27. 五 杨氏首徒武汇川及其门生
  28. 六 百岁诞辰忆恩师
  29. 七 观师诀
  30. 第四编 武术杂谈
  31. 一 论金家功夫
  32. 二 论太极拳与八卦掌
  33. 三 形意略论兼及八卦和太极拳
  34. 整录后记
  35. 第五编 真传易筋经
  36. 《真传易筋经》介绍
  37. 真传易筋经
  38. 《真传易筋经》补编
  39. 蜀东舆公山人《真传易筋经》
  40. 附录:古本易筋经
  41. 第六编 气功七论
  42. 前言
  43. 第一论 什么是气功
  44. 第二论 从历史典籍看气功的起源、发展和派别
  45. 第三论 气功与特异功能
  46. 第四论 论真传易筋经
  47. 第五论 论柔气功的修习法
  48. 第六论 气功的理论根据浅测
  49. 第七论 气功余义问答
  50. 第七编 峨眉宗气功摘录
  51. 第一章 峨眉宗概观
  52. 第二章 保健性的气功口诀
  53. 第三章 峨眉宗功法浅评
  54. 第八编 心气秘旨修习口诀
  55. 《心气秘旨修习口诀》序
  56. 第一章 心气不二
  57. 第二章 修心摄气
  58. 第三章 修气摄心
  59. 第四章 采取真旨
  60. 第五章 火候密义
  61. 第六章 形神交炼
  62. 第七章 致极圣功
  63. 第八章 炼魔须知
  64. 第九章 女修功诀
  65. 第十章 弦外余音
  66. 第九编 师资回忆录
  67. 前言
  68. 第一章 鲁璠王师略传
  69. 第二章 金家功夫二三事
  70. 第三章 杨式太极拳史略
  71. 第四章 形意八卦略历
  72. 第五章 道功诸师传略
  73. 第六章 内学诸师传略
  74. 第七章 医药术数诸师友传略
  75. 第八章 九十自述
  76. 后序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