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刻工与版刻字体

清代刻工与版刻字体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14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刻工研究一直是传统文献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本书则是迄今为止部对清代刻工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五章,分别对清代刻工的题名方式、数量与分布、组织运作形式、代表性刻工的刻书活动及他们与出版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写样者、刻工对清代版刻字体风尚的影响等问题展开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全书一方面立足于版本学、目录学等传统文献学科,在大量目验原书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清代刻工题名,从而具有比较深厚的文献基础;另一方面,又尝试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出版史、文化史、艺术史、经济史等领域,将刻工这一群体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始终贯彻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既有对清代刻工整体情况的全局性把握与观照,又有对具体个案的细微分析与考述,从而使整个研究显得系统深入。总的来说,相比此前多局限于刻工名录整理等范式的简单研究,本书实际上是尝试从刻工这一群体入手,对整个清代出版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出较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郑幸,女,浙江宁波人。复旦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文学文献学、清代诗学、清代出版史方面的研究。2019-2020年曾赴日本庆应义塾大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访学一年。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人文社科等项目,在《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诗学》、《国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袁枚年谱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王昙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

作品目录

  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2. 绪论
  3. 一、研究范畴的明确与限定
  4. (一)研究对象
  5. (二)时间范畴
  6. (三)空间范围
  7.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8. (一)对刻工群体的直接研究
  9. (二)清代版刻字体的相关讨论
  10. 三、提出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11. 第一章 数量与分布:清代刻工的基本情况
  12. 第一节 清代刻工的数量及题名方式的变迁
  13. 一、刻工数量初探
  14. 二、简论“文字狱影响数量”说
  15. 三、“称店式”题名的出现及其意义
  16. 四、结语
  17. 第二节 清代刻工的地域分布
  18. 一、前人论说中的清代出版业
  19. 二、从刻工题名看清代刻工的地域分布
  20. 三、清代刻工的异地流动
  21. 四、结语
  22. 第三节 代表性地区刻工概况
  23. 一、苏州
  24. 二、南京
  25. 三、杭州
  26. 第二章 行业与组织:清代刻工组织形式的嬗变
  27. 第一节 官方机构的刻工组织与雇佣
  28. 一、中央刻书机构——以内府为中心
  29. 二、地方刻书机构——以官书局为中心
  30. 第二节 民间刻字店的兴起及其经营模式
  31. 一、刻字工头的身份转变与刻字店的兴起
  32. 二、清后期刻字店的进一步发展
  33. 三、“承刻承印”:刻字店的经营模式
  34. 四、出版者对刻字店的管理与刻资的支付
  35. 五、结语
  36. 第三节 清代刻字行会的建立与发展
  37. 一、苏州“剞劂公所”的建立及其旧址考订
  38. 二、从湖南刻字店条规看晚清刻字业
  39. 附录:《湖南商事习惯报告书》所载湖南刻字业条规
  40. 三、其他地区刻字行会述略
  41. 第三章 交流与协作:出版者与刻工之间的互动
  42. 第一节 近文为名:穆大展与乾嘉名流的互动
  43. 一、文献可征:从《摄山玩松图》到《近文斋记册》
  44. 二、耄耋匠人:穆大展生平考述
  45. 三、近文为名:穆大展与乾嘉名流之交往
  46. 四、结语
  47. 附录一:清人诗文别集中的穆大展相关材料
  48. 附录二:穆大展刻书、刻石目录
  49. 第二节 学术良工:刘文奎局与乾嘉学人的著述出版
  50. 一、刘文奎局基本情况概述
  51. 二、教导成就:刘文奎局与卢文弨《抱经堂丛书》
  52. 三、贯穿始终:刘文奎局与孙星衍、顾广圻的学术出版
  53. 四、风气转换:从方体精刊到摹刻宋元
  54. 五、结语
  55. 附录:刘文奎局刻书、刻石目录
  56. 第四章 个性与程式:写样者与版刻字体的选择
  57. 第一节 写样者的分类
  58. 一、非职业写样者
  59. 二、职业写样者
  60. 第二节 写样字体的选择与版刻风尚的流行
  61. 一、出版者指定字体
  62. 二、写样者个性书写
  63. 三、遵循流行之风尚
  64. 第三节 代表性职业写样者举隅
  65. 一、陶士立
  66. 二、许翰屏
  67. 三、沈锡堂
  68. 四、饶星舫
  69. 第五章 融合与分化:刻工与版刻字体的程式化进程
  70. 第一节 清代“宋、欧、软”三分格局的出现与发展
  71. 一、学术史的梳理:版刻字体的两分体系
  72. 二、文献记载中“宋、欧、软”三分格局的出现
  73. 三、对“宋、欧、软”三分法的进一步细化
  74. 四、对“宋、欧、软”的概念界定与特征描述
  75. 五、结语
  76. 第二节 从“欧字”到“软字”:清初版刻字体的转变
  77. 一、从《通志堂经解》看清初苏州“欧字”的流行
  78. 二、从《元诗选》看清初苏州“软字”的流行
  79. 三、官方推动下“软字”的进一步发展
  80. 四、书法史视野下的“软字”与“馆阁体”
  81. 第三节 从“馆阁体”到“仿宋”欧字:版刻字体的进一步演变与分化
  82. 一、圆熟而趋同:清中叶“软字”的进一步程式化
  83. 二、反拨与创新:清中叶“仿宋”欧字的出现与发展
  84. 三、继承与复归:民间刻书业对“仿宋”欧字的再改造
  85. 四、结语
  86. 结语
  87. 参考文献
  88.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