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哲学长编

中世纪哲学长编

纵观1500年的中世纪哲学史,就是一部理性与信仰、科学与神学的争论史。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411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本书是《基督教哲学1500年》的修订版,是一部专题研究公元2-16世纪西方中世纪哲学有关问题的学术专著。书稿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采取历史研究和哲学分析方法,结合国际上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全面介绍了中世纪哲学的思想来源、教父哲学、神秘主义、经院哲学、15-16世纪基督教哲学等各阶段哲学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脉络。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攻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基督教哲学。著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回到思想的本源》《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人性和伦理的跨人性研究》《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通史》(古代中世纪部分)《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圣经历史哲学》《马克思哲学要义》和《我思故我道——我的思想自传》等。

作品目录

  1. 前言
  2. 注释说明
  3. 第一章 中世纪哲学的思想来源
  4.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概要
  5. 第二节 《圣经》观念的历史演变
  6. 第三节 碰撞与融合
  7. 第二章 早期教父哲学
  8. 第一节 希腊护教士
  9. 第二节 亚历山大城的希腊教父
  10. 第三节 早期拉丁护教士
  11. 小结:2、3世纪教父与希腊哲学
  12. 第四节 “三位一体”问题的哲学意义
  13. 第五节 卡帕多奇亚的希腊教父
  14. 第三章 奥古斯丁主义
  15. 第一节 “基督教学说”
  16. 第二节 光照论
  17. 第三节 神学世界观
  18. 第四节 恶与爱
  19. 第五节 上帝之城
  20. 小结:奥古斯丁主义的哲学特征
  21. 第四章 晚期教父哲学
  22. 第一节 波埃修的哲学
  23. 第二节 神秘主义的滥觞
  24. 小结: 希腊教父的柏拉图主义传统
  25. 第三节 卡罗林文化复兴
  26. 第四节 爱留根纳的《论自然的区分》
  27. 第五章 经院哲学的诞生
  28. 第一节 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争论
  29. 第二节 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30. 第三节 阿伯拉尔
  31. 第四节 关于共相性质问题的争论
  32. 第五节 夏特尔的经院学者
  33. 第六节 正统的神秘主义
  34.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
  35. 第一节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概要
  36. 第二节 中世纪犹太哲学概要
  37. 小结: 阿拉伯哲学与犹太哲学的主要问题
  38.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
  39. 第四节 大学的诞生
  40. 第五节 僧团与教会的影响
  41. 第七章 经院哲学的兴盛
  42. 第一节 早期巴黎的经院哲学
  43. 第二节 英国经院哲学
  44. 第三节 科隆的经院哲学
  45. 小结: 中世纪哲学的民族性
  46. 第八章 托马斯主义
  47. 第一节 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48. 第二节 上帝存在的证明
  49. 第三节 存在与本质的区分
  50. 第四节 形式与质料的辨析
  51. 第五节 人与灵魂
  52. 第六节 自然法与政治学说
  53. 小结:托马斯主义的主要特征与历史地位
  54.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分裂
  55. 第一节 波那文图拉主义
  56. 第二节 拉丁阿维洛依主义
  57. 第三节 大谴责
  58. 第四节 大论战
  59. 小结: 77禁令的影响
  60. 第十章 司各脱主义
  61. 第一节 “存在”的形而上学之辨
  62. 第二节 无限上帝的形而上学
  63. 第三节 有限存在的形而上学
  64. 第四节 认识的动力与过程
  65. 第五节 意志主义
  66. 第六节 司各脱主义者
  67. 第十一章 奥康主义和“现代路线”
  68. 第一节 新唯名论的前奏
  69. 第二节 奥康主义概述
  70. 第三节 词项逻辑与唯名论
  71. 第四节 唯名论的认识论
  72. 第五节 唯名论的后果
  73. 第六节 唯名论思潮
  74. 第七节 国家主义的政治哲学
  75. 第八节 经验科学精神的兴起
  76. 第十二章 中世纪晚期哲学
  77. 第一节 站在新旧哲学的门槛上
  78. 第二节 帕多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79. 第三节 经院哲学的发展
  80. 第四节 中世纪之后
  81. 参考文献
  82. 中-英-拉丁-希腊文术语对照表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