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第二个历史决议

邓小平与第二个历史决议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史称第二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重要文件。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系统记述了邓小平从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亲自主持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的全过程。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对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进行了深入介绍,包括毛泽东逝世前后的中国政坛情况、拨乱反正的初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国庆30周年讲话等。第五章至第七章详细描述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全过程及对该决议的评价等内容。书中指出,邓小平在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过程中,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历史决议起草的宗旨,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建国30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独特智慧和宽阔胸襟。

刘金田,江苏东台人,1959年2月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原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参加《邓小平文选》注释工作和《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2版注释校订工作,参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编辑工作。参加撰写《邓小平年谱》《邓小平传》,并担任《邓小平传》副主编。担任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中国1978—2008》《旗帜》《科学发展铸就辉煌》、电影《丰碑》撰稿,担任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与浙江》《开国纪事》《情系长江》总撰稿。担任多媒体光盘《邓小平》副主编。主编《邓小平教育理论教程》《邓小平的历程》《邓小平生平全记录》《红色精神》《幸福中国》《邓小平画传》等。著有《走出国门的邓小平》《人民中的邓小平》《邓小平——一个世纪的传奇》《档案细说邓小平》等,合著《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邓小平与二十世纪政治人物》《邓小平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邓小平视察纪实》等。主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课题的撰写,主持和撰写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邓小平与第二个历史决议》。发表《邓小平对人民公社的历史思考》《邓小平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贡献》《邓小平对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历史贡献》《邓小平与平反冤假错案》等研究文章数十篇。

作品目录

  1. 前言
  2. 第一章 毛泽东逝世前后的中国政坛
  3. 一、邓小平拒绝为“文化大革命”作“决议”
  4. 二、“天安门事件”与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
  5. 三、毛泽东逝世后中国的政治走向
  6. 四、“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提出
  7. 第二章 拨乱反正的初步开展为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创造了前提
  8. 一、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9. 二、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为正确评价毛泽东冲破了禁区
  10. 三、我们的原则是“有错必纠”,不是“非毛化”
  11. 第三章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拉开序幕
  12. 一、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3. 二、反复阐述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
  14. 三、对毛泽东的缺点错误“是不能回避的”
  15. 四、理论务虚会上再提评价毛泽东的问题
  16. 第四章 国庆30周年讲话为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奠定了基础
  17. 一、国庆30周年讲话要讲出“新水平”
  18. 二、国庆30周年讲话奠定了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基础
  19. 第五章 邓小平亲自主持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
  20. 一、确定历史决议的总的指导思想
  21. 二、强调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22. 三、会见法拉奇,向世界阐明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
  23. 四、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24. 五、不要把建国30年说成漆黑一团
  25. 六、粉碎“四人帮”以后这段“势必要写”
  26. 第六章 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
  27. 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历史决议修改稿
  28. 二、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
  29. 第七章 几点启示
  30. 一、邓小平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历史决议起草的全过程
  31. 二、邓小平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在主持起草历史决议过程中,牢牢把握建国30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32. 三、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历史决议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33. 参考书目
载入中